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369

分节阅读 369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比起闯贼,江北军的武器就精良多了。

淮安城的城头,炮声隆隆,天空中到处飞舞着呼啸的炮弹。江北军的一千门重炮在城南五里外一字排开,朝城墙上射去。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江北军的实心弹还是重重地砸在了淮安府府城的城墙上,在城墙外面的青砖上砸出一个个黑洞。

甚至偶尔有炮弹射上城墙上面的马道上,会砸死守卫在城头的虎贲军士兵。

郑开成早就知道江北军从红夷那里买了大量火炮,这次南路军带来了八百门重炮守城。此时重炮都布置在城墙上面的垛墙后面,朝江北军的火炮阵地还击。大炮炮口喷出的火焰此起彼伏,把城头照得无比敞亮。

八百门火炮有垛墙保护,而且虎贲军的炮手明显更加精良,压制住了江北军的火炮。

但是虽然在炮战中处于上风,伤亡还是有的。虽然郑开成让城墙上的士兵站成松散阵形,但是江北军的炮弹还是时不时砸中士兵。

十几斤的铁球砸下来,轻则断手断脚,重则失去性命。

看到虎贲军的守城士兵中不断出现伤亡,郑开成心如刀割,气得咬紧了牙关。这些年虎贲军征战四方极少有伤亡,郑开成不希望为了打退江北军出现大规模的战损。

江北军的炮手可以死了再招,虎贲军的精锐却不能够随意拿来牺牲。

好在这个时代的大炮并不能持续射击。打了十轮火炮,交战双方的火炮就都过热了,停止了对射。

江北军派出了两万士兵,开始朝城头攻来。

江北军派出的是重甲步兵,这些步兵穿着厚厚的两层铁甲,慢慢朝城墙脚下摸过来。江北军显然还不知道李植开始装备钢芯子弹的事情,还希望用重甲步兵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南路军没有客气,距离三百米,城头的虎贲军大兵就朝重甲兵射击了。

钢芯铅弹在使用上和普通的锥形铅弹没有区别,非常方便。噼哩啪啦的枪声中,江北军重甲兵一个接一个地被射中,惨叫着倒在了地上。这些重甲兵穿着五、六十斤的盔甲,步履缓慢,是步枪手最好的靶子。

看到虎贲军士兵在三百米上射杀重甲兵,江北军的将士们显然十分震惊。

重甲兵是走得很慢的,估计走到两百米射程之前就要被城头的火力打光。前线的重甲兵哪里还敢往前走动?一个个吓得趴在了地上,在地面上寻找障碍物躲避。

江北军倾力打造的两层重甲,在实战中没有取得任何效果,反而成为束缚士兵手脚的累赘。

郑开成用望远镜望向江北军的中军,果然看到江北军将领中一阵耸动。那些参将、游击们都有些慌张,聚在中间一个文官身边议论纷纷。很快,江北军就吹响了退兵的金声。

重甲兵抛下了两千多具尸体后退了下去。

重甲兵已经没有意义了,江北军重金打造的盔甲最后只是浪费。

一刻钟后,江北军阵列中冲出了两万手持步枪的无甲士兵。这些士兵似乎就是重甲兵把盔甲脱掉了。他们端着新式步枪就往城墙脚下冲,希望冲到射程内和虎贲军对射。

噼哩啪啦的枪声在城头响起,南城墙上的五千步枪手朝冲上来的无甲步枪手倾泻子弹。

不过面对散兵,三、四百米上的射击命中率并不高。

在地面上朝密集敌人射击时候,有瞄准镜的标准步枪能够打出七成的命中率。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步枪的目标不是某一个敌人士兵,实际上是整个敌人队列。子弹只要不射飞,没射中中间的敌人,也会射中左右两边或者后排的敌人。

在欧洲的滑膛枪对射中,双方的军队往往在两百米上就激烈开火,拼的就是流弹的乱飞。

但在城墙上往下射击,命中率就会略低。因为在城墙上从上往下射击,子弹更容易射进土地中,杀伤后排士兵的机会相对较少。

更关键的是江北军此时排列的是散兵镇,士兵和士兵之间的间隔有好几米,子弹一旦射偏,射中旁边其他士兵的概率就很小了。

如果是静止的目标,瞄准镜还好用,可以准准对上敌人。但如果是移动的散兵,瞄准镜就很难对准目标了。瞄准镜放大景物数倍,移动的散兵很容易在镜中一闪而过。此时城头上的大兵也只有两、三成左右的命中率。

江北军的散兵们顶着城头步枪手的射击,倒下了两千多人,冲进了城墙的两百米内。然后这些士兵端着他们的步枪,开始和城头上的虎贲军对she。

城墙上虽然有垛墙保护,但一面城墙上的垛口有限,也只能站五千射手。面对城墙下面两万把步枪的对射,垛墙后面的士兵明显有被压制的感觉。

士兵们在垛墙后面装好子弹后,把脑袋一伸出垛口就尽快射击,根本不敢把脑袋暴露在垛口太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