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8
分雄伟。整个城池呈大致正方形,周长十五里,以巨大的条石为基础,城墙内芯为三合土夯筑,外包每块重达十七斤的青砖。城墙高四丈二尺,十分雄壮。垛墙上又砌长一丈五尺、高二尺四寸、厚一尺五寸的砖垛,垛间距一尺半,共五百八十墙垛。
大同城设四门,城外都有瓮城。城墙外侧修壕堑,深约一丈半,宽约三丈,俗称护城河,上设吊桥。
在大同城的北、东、南三面,又各有小城,成犄角之势拱卫大同主城。
大同城本是大同镇的镇城,是大同镇总兵驻节之处。除了王朴的正兵营,城内另有守兵一万二千人,有参将三名,称大同左营、大同右营和大同前营,游击一员,称奋威营。
这样一座坚城,如果郑开成率兵强攻,不知道要攻打多久。郑开成五千人带来十门大炮,未必能把大同城坚固的城墙打垮。
但是大同总兵王朴既然已经投靠李植,大同城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郑开成正在等待城内的内应为破虏师开门,却听到王朴问道:“郑将军,那祖大寿投奔津国公麾下,如今如何?”
郑开成拱手答道:“祖大寿如今在选锋师担任骑兵团长。”
王朴笑着问道:“祖大寿的骑兵团,也配备郑将军兵马这样的大炮么?”
在王朴的心里,李植兵马最可怕的就是大炮。铁芯铜体大炮火力猛劲,再配上开花弹,足足领先这个时代的大炮一百多年。李植是否为祖大寿的兵马配备大炮,直接反映了李植对祖大寿的信任程度。
郑开成答道:“祖大寿的骑兵团也是有炮的,配重炮六门,野战炮四门,合计十门大炮。”
王朴听到郑开成的话,沉吟许久,笑着问道:“若是王朴投奔津国公,也是一个团长么?”
郑开成笑道:“王总兵弃暗投明果断献出大同城,已经立功。若是投奔国公,一个团长是跑不掉的。”
王朴想了想,突然一指前面的大同城东门,笑道:“城开了。”
郑开成转头去看,果然,巍峨的大同城东城门渐渐打开了,城门上的吊桥一点点放了下来。吊桥砰一声落在护城河的河岸边,把宽阔的护城河变成了通途。
大同城是边塞重镇,各家晋商都在其中开有商号,囤积着大量货物银钱。此时城门洞开,大同城城内的晋商毫无抵抗力地暴露在虎贲军之前。
郑开成心中一喜,大声喊道:“大军入城,抄查晋商商号。对无关百姓,不得骚扰!”
第六百二十八章硝石
张家口堡中,李兴志得意满地骑着马巡视。
张家堡不大,堡内居民也不多。小小的堡城中几乎被各家晋商的商号占满。然而此时商号中几乎都没有伙计。听说李兴的兵马大败地方军,各大商号里的人全部逃光了。
陷阵团新兵一间院子一间院子地搜查,很快就查获了大量的物资。
“二将军,靳家的商号里查获稻米四千石,硝石三千斤,硫磺四千斤。”
李兴来了兴致,说道:“去看看。”
进了那靳家院子,李兴看到满仓的粮食,都是上好的新稻子。这些稻子若是运到辽东去,不知道要养活多少鞑子。
不过李兴最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硝石。这些年随着虎贲军的不断扩军,消耗的硝石火药越来越多,天津的硝石价格越来越高。原先的商贾所有的进货渠道渐渐都满足不了虎贲军的训练需求。尤其在去年的虎贲军大扩军之后,天津的硝石出现了有钱都买不到的局面。
为了得到硝石,李植不得不组织商队到南方去采购。但是河南有流贼,南直隶的士绅敌视李植,外出采购的商队困难重重,收获一直不大。
想不到能够在张家口抄得硝石。
李兴走到那一罐一罐的硝石面前,取出一些粉末,走了出来。
“找个有火的地方!”
士兵们四处搜索,找到了一个伙房,在伙房里点燃了柴火。李兴走到柴火面前,将硝石粉末取出一些扔到了火上。只听到轰一声,火焰上出现了紫色的光芒。
李兴又取出一些木炭,将硝石粉末投到赤热的炭上,那木炭顿时向四面八方喷出火焰,像爆燃一样剧烈燃烧起来。
李兴骂道:“贼杀才,这硝石比我们在天津用的硝石还要好,这些晋商当真可杀。”
李兴正在那里咒骂,却看到一个亲卫跑了进来:“二将军,范家的仓库里发现了两门大炮。”
李兴愣了愣。
“还有大炮?”
那个亲卫点了点头,带着李兴往范家的商号走去。进了那气派的大院门,进入到库房里,七拐八拐,在一堆稻米背后赫然看到两门巨大的青铜大炮。
那炮有三、四千斤重,八、九尺长,配有完善的炮车。大明铸造的红夷大炮没有这种炮车,这恐怕是澳门人或者荷兰人铸造的青铜炮。
李兴暗道这些晋商的手眼当真是要通天。
“这些晋商一个个都可以千刀万剐。”
过了一会,又有士兵来汇报:“发现两百张上好的辽东貂皮!”
李兴又来了兴致,拍了拍手说道:“去看看!”
####
大同城中,一片人马喧嚣,鸡飞狗叫。
其他晋商没想到王家居然把李植的兵马放进了城,一个个都气疯了,拼命的咒骂。
张家口堡中只是存放着一个批次的货物,价值有限,所以晋商们弃城跑了。晋商们真正储存大量财货的地方,还是大同这样的大城。
大同城中当然是以王朴的大同王家最为势大,但除此之外还有梁家、田家、翟家、黄家。这些商号都是山西实际的主宰,在大同做了上百年的买卖,不知道在城里藏了多少财货。此时突然看到李植的兵马冲进来,这些商馆的人马不愿意就此交出财货,和家丁一起持械在院门后面顽抗。
城中的几营地方兵马也不愿意就此认输,准备在街巷上和虎贲军厮杀。
按照大明的兵制,总兵平时对其他兵马并没有管辖权,只有在战时才有节制的权力。平日里这些营兵的参将、游击并不听总兵王朴的。他们反而是长期和其他的晋商家族联姻结盟,成为那些晋商的人马,在大同城中和王家分庭抗礼。
所以看到王朴把人数只有五千人的郑开成军放进城,这些地方营兵准备和郑开成军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