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6
王承恩在后面偷偷看了拿奏章一会,啐了一声。
朱由检问道:“王承恩,你啐什么?”
王承恩躬身说道:“圣上,奴婢是觉得这李植的手也神得太长了。天津的事情他要管,山东的事情他要管,如今山西的晋商他也要管?”
“圣上,这晋商一年给朝堂上的文官送多少银子啊。如果李植杀过去把晋商办了,那些文官们要暴跳如雷啊。”
朱由检淡淡说道:“朕刚刚允诺东林党设置江北镇和江南镇,算是给东林党卖了一个人情。如今东林党的心思都在建设二镇的事情上。此时放李植去查抄卖国的晋商,文官们就算不满,也闹不出大的动静。”
王承恩想了想,觉得是这么个道理。现在东林党一门子心思展军队,仿佛只要有一年的时间,就能在南直隶拉出一支媲美李植虎贲军的军队出来,睥睨天下。东林党此时为了这支江北军韬光隐晦,此时倒是收拾晋商的好机会。
王承恩躬身说道:“皇爷圣明。”
吸了口气,王承恩又说道:“只是让李植就这样抄查了晋商,皇爷,津国公岂不是更要做大?李植说明年要征讨鞑子,若是真的让李植得手了,那辽东上千里的沃野都将归他所有,以后要削弱他就更难了。”
朱由检把李植的奏章放在御案上,淡淡说道:“津国公是个忠心的,我看李植并没有造反的想法。相反鞑子倒是日夜不休宁,随时会入关劫掠,对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虎视眈眈。如果津国公灭了鞑子,也是一件好事。”
“这次津国公讨伐东奴,朕没有给津国公一两银子军资。这些晋商,就当作是朕给予津国公的军费吧。”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审查晋商一事,朕同意让李植操作。不过让太监带话给李植,一旦审出确凿证据要抄晋商的家了,李植不能私吞全部银子,这抄出来的银子朕要五百万两!”8
第六百二十四章计策
十一月二十三日,张家口的范家大院内,八家通商满清的晋商汇聚一堂,商议这个月出现的大事。
张家口是明代长城脚下的通关重镇。隆庆五年,明穆宗与俺答汗达成协议,重开互市。“互市”并不意味着随处可以进行贸易,是有专门的处所,由政府进行管理,也就是“马市”。张家口堡就是宣府镇的马市,成为整个宣府镇与蒙古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场所。
到万历年间,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百货坌集,车庐马驼,羊旃毳布缯瓦缶之属,踏跳丸意钱蒲之技毕具”,一片繁荣景象。
这个时代的晋商做买卖无孔不入,根本没有国家利益的概念。后金建国后,晋商也通过张家口与后金交易,张家口成为鞑子和大明走私贸易的集散地。后金的特产被运到张家口,换成大明产的粮食、火药和铁器。
后金、满清的经济是掠夺式的,但这种掠夺式经济不足以自给自足。可以说没有张家口的走私贸易支持,满清根本没法发动战争。
原先的历史上,满清入关后十分感激晋商,封八家晋商为八大皇商,给予各种特权。山西商人在满清一朝富可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