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植的长子李欢见妹妹有人抱,爬到崔合的跟前要妈妈抱他。不过李欢已经四岁半了,崔合又有身孕,哪里抱得动他?崔合抱了李欢一会就把他放了下来。李欢无奈地在原地站了一会,就走到李植旁边抓着李植的衣角,似乎希望李植也抱他一会。

李植没有搭理李欢,而是说道:“我家漂亮女儿要娶个名字了。”

李欢大声叫道:“爹爹!我来取!”

李植笑了笑,说道:“你认识几个字?也敢给人取名字?”

李欢说道:“教书先生天天教我,我已经会写两百个字了!我妹妹就叫李圆圆!”

李植没搭理李欢,朝崔合问道:“夫人有没有想好的名字?”

崔合愣了愣,摇头说道:“我不会取名字,夫君给想个名字吧!”

李植沉吟说道:“女孩子要贤良淑德,就叫李淑吧。”

崔合点头说道:“夫君说得是,就叫李淑吧。”

李植正和崔合说话,却看到一个亲兵从外面跑了进来。

“伯爷,门前来了几个传圣旨的太监。”

李植点了点头,知道这是征调自己上阵的圣旨来了,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没一会,一个高举圣旨的太监带着几个宦官走进了总兵府三堂。那太监看到了李植,先把圣旨交给身后的宦官,朝李植鞠了一躬,说道:“咱家见过兴国伯!”

李植定睛一看,现又是上次来宣旨的黄姓太监,拱手笑道:“黄公公有礼了!”

那个太监见李植还记得他,笑了笑。他接回圣旨,大声唱道:“兴国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天津总兵官李植接旨。”

李植拜倒在地,接受圣旨。

那个太监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东奴七万人围困锦州,战事紧急。天津总兵李植部兵马强盛,不可不用。现调李植兵马出关杀奴,一个月内奔赴宁远,归蓟辽总督洪承畴节制。”

李植听完了太监的唱颂,站起了接过了圣旨。

那个太监笑着朝李植说道:“兴国伯,国事危急,全赖兴国伯戎马征战了!”

李植笑了笑,朝太监说道:“黄公公不知,天子调我兵马出征,我是有条件的。”

那个太监被派到天津来传旨,怕的就是这一出。他脸上一下子变得十分难看,讪讪问道:“什么条件?”8

第四百二十三章妥协

李植侃侃说道:“这一次出征,本伯要求不高,只要能在山东一省发行报纸便是。”

听到李植的话,黄姓太监十分尴尬,说道:“兴国伯,不是天子不让你发报,是各地的士绅阻拦兴国伯的报纸流通。即便天子允许你在山东发报,山东的士子也会破坏你的报纸,打砸茶楼酒馆的念报人。”

李植答道:“确实如此,所以本伯不能单单把报纸送入山东,而是要驻扎一支巡防队在山东,就驻扎在济南吧。天子要给我这支巡防队便宜行事的权力。如果有士绅或无赖打砸报纸,巡防队有权力入城抓人。”

黄姓太监听到李植的话,脸上激动得一红,讪讪说道:“天津总兵驻兵济南,这算什么事...”

李植说道:“若是此事不成,李植就没法提兵出征。麻烦黄公公将本伯的条件转告天子,看天子答应不答应。”

那宣旨太监十分为难,说道:“兴国伯,奉旨出征是人臣本分,讨价还价,不成事理啊...”

李植正色说道:“区区发报小事,我相信天子会同意的。黄公公不需为难,只需要原话转告给天子,便是完成任务了。”

宣旨太监听了这话,苦着脸说不出话来,立即带着身后的宦官转身离去,便要去向天子汇报了。

####

养心殿书房内,大明天子朱由检听到宣旨太监的禀报,愤怒地一掌拍在圆桌上,发出好大的一声“啪”响。

“放肆!怎能如此放肆?”

“李植知道什么是圣旨吗?”

朱由检愤怒地拍桌,吓得养心殿里的太监和宫女们,包括黄姓宣旨太监,扑通扑通全跪在了地上,匍匐在地不敢说话。王承恩也慌张地跪在了地上,大声唱道:“圣上息怒,怒火伤身,圣上保重龙体,切莫过怒。”

朱由检却冷静不下来,骂到:“这李植商贾出身,当真是以为什么都可以讨价还价的么?朕调他的兵马出征,他就觊觎山东一省,要朕拿山东的舆论换他出力?”

“封疆大事,岂是儿戏?”

“今天要天津,明天图谋山东。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他李植就是一个大诸侯,朝廷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前唐藩镇割据之祸,可以卷土重来矣!”

朱由检气鼓鼓地站了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走动。

“圣上息怒...”

走了好久,朱由检才慢慢冷静下来。他深吸了一口气,坐在圆桌边上,讪讪说不出话来。

王承恩看了看天子的脸色,说道:“圣上,李植只是发行一份报纸。并未说要在山东如何啊?此事说起来,可大可小...”

朱由检喝道:“这事能小吗?以李植的作风,今天报纸发进去了,明天就要用报纸攻击对他不敬的官员。那么精彩,传到山东去肯定是家喻户晓,到时候山东的舆论便完全在李植手上,李植还不是想怎样就怎样...”

“李植在天津收取商税,只上缴给朝廷十万两。收取田赋擅自加了两成,这两成也全入了个人腰包。他的地盘越大,能养的兵马就越多。养的兵马越多,就更得陇望蜀地觊觎新的地盘。”

“这样下去,如何了得...”

王承恩跪在地上,不敢在天子的火头上和他争论。

王承恩对李植的印象不差。倒不是因为李植送了一千两银子的财货给他,而是因为李植这些年确实为天子立下汗马功劳。要不是李植在范家庄、青山口两败东奴,重创了鞑子,说不定鞑子又要入关劫掠,残破无数京畿州县了。

更别提张献忠、李自成了。没有李植,恐怕四川、湖广和河南的州县全部要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