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167

分节阅读 167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两襟的。军装的袖口都很小,看上去十分精神。士卒的军装是红色的,军官则是深红色。

此时是秋天,天气微凉,将士们的军服都是两层棉布织就的长袖。显然,这支装备精良的部队还有冬装、夏装。士卒们脚上都穿着一种长筒皮靴,那皮靴一看就十分坚固耐用,适合长途行军。

士兵们此时在行军,并没有穿铠甲。但杨嗣昌眼尖,看到这支兵马的辎重车上绑着一件又一件的盔甲。有的盔甲是一种杨嗣昌没见过的胸甲:那些胸甲没有鳞片,整体锻造成型,看上去像是明光铠的护心镜,但又比护心镜大,显然能够护住整个上身。看那些胸甲寒光闪闪的样子,杨嗣昌怀疑那些胸甲是钢甲而不是铁甲。

而这些胸甲旁边,还绑着同样寒光闪闪的护臂、护肩和裙甲。显然这些盔甲组合起来是一套套全身甲,能够护住全身。

杨嗣昌戎马几十年,还从没见过一支大明军队批量装备这么精良的钢甲。大明的边军一般都装备镶铁片绵甲,内地的官军甚至连绵甲都没有。从来没听说哪支官军用钢甲武装士卒的。穿这样钢甲厮杀的士兵,要有多强悍?

除了这种钢甲,杨嗣昌还在辎重车上看到大量的锁子甲,比那种全身钢甲更多。那些锁子甲的样子更让杨嗣昌心里一抖——杨嗣昌认得这些锁子甲的制式,这不是明军的锁子甲,这全是从鞑子那里缴获的锁子甲!

要杀多少鞑子,才能缴获这么多锁子甲?

杨嗣昌看着李植的兵马,脸色白。我大明,竟有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强军。8

第三百四十三章督师

李植的兵马不止人人有甲,而且每个人都扛着一把火铳。.M

杨嗣昌听说李植的火铳制作精良,从来没有炸镗的风险。火铳火力很猛,七十步外可以破甲。而且李植的新兵训练每三个月就要打废一支火铳,所以士兵们的射术都十分高明,七十步上弹无虚。

杨嗣昌些昂挺胸的火铳兵,暗道要是战场上这样万铳齐,什么样的敌人能抵挡得住?

李植骑马行在大军中段,此时还没嗣昌。所以大军前段没有停在杨嗣昌面前,而是越过杨嗣昌的欢迎队伍,继续往前面走去。

虎贲师行过去,那一门门野战炮更让杨嗣昌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直听说李植的大军配有大炮,杨嗣昌却没想到竟有这么多。三千虎贲师士兵从杨嗣昌前面走过,杨嗣昌就四十门大炮炮车。

这样算下来,那李植一万六千兵马,岂不是要有两百门大炮?

这些大炮,都是小型的红夷大炮,造的十分精良。杨嗣昌盯着路过的野战炮炮车现李植的大炮上完全没有蜂窝气孔。杨嗣昌也了解一些红夷大炮的铸造,显然李植的这些大炮不是用泥坯法生产的...

杨嗣昌原先率领十余万大军围剿张献忠罗汝才,军中也不过有虎蹲炮几十门,弗朗机炮二十门。而李植却有数量远过杨嗣昌虎蹲炮和弗朗机炮的红夷大炮。如果这些制造精良的红夷大炮全部装上散子炮轰炸敌人,那张献忠的贼军会受到怎样的伤害?

李植军马的精良装备已经令杨嗣昌惊讶无比了,但最让杨嗣昌感到难以置信的是李植军马的军纪。

那些身穿红色军装的士兵们扛着火铳,每两百人组成一个小方阵往前走去,目不斜视。无论是道路两边的乡亲父老,还是那猪羊酒水,都没能让这些士兵们转一下头多。士兵们没有听到停止前进的命令,就毫不犹豫地越过欢迎人群继续向襄阳城前进。

这支军队给人的感觉是,即便天塌下来了,也没有执行命令重要。

要练多久军纪,才能把军马连成这样严整一片?普通的明军几天才练一次,恐怕训练几年也练不出这样的军纪。古人形容强军叫作“如臂使指”,杨嗣昌今天植的兵马,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

难怪李植可以一次次打败清军。这样一支强军,即便是几万东奴包围上来也不会害怕。

有这样的一支强军,难怪李植可以打败自己,一句话就让天子不再信任自己。自己失去天子信任后被朝野上下言官攻击,只能外出督师来证明自己。然而自己督师一年,剿贼不成,反而损兵折将。

这关键时刻,李植又来了。李植这支强大兵马,在杨嗣昌眼里,就是攻击自己的敌寇。

杨嗣昌植的兵马,脸色越来越黑。

杨嗣昌身边,“右佥都御史,勋阳巡抚”袁继咸也是色白。李植的兵马在军令下一往直前的那种气势,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杀气,让人里打鼓。

所谓天下强军,果然名不虚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