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工程师 > 分节阅读 74

分节阅读 74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饥贫的贫民,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男女老少都有,不少还拖家带口,蜷缩在地窝子里,看人的目光畏畏缩缩的。

李植在难民营里走了一圈,便有几个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了上来。

一走到李植面前,这些老人便要给李植磕头。李植赶紧把他们扶了起来。

“将军大人,不是我们赖在范家庄吃白饭,实在是走投无路啊!”

李植点了点头,说道:“百姓们都没有可以投靠的亲友么?一年的粮食也借不到?”

那些老人们长吁短叹,说道:“我们这些留下来的百姓都是最孤苦的,不是亲戚们穷困就是亲戚同样遭了灾的,哪里有地方借出一年的口粮?家里的房子估计也被鞑子烧了,粮食全被鞑子抢了,回去是死路一条啊!”

几个老人说完这话,又一个个跪在了地上。

“请大人收留我们!我们不要月钱和房子,只要住在这地窝子里,有一口粥吃就好了!只要有粥吃,我们做牛做马报效大人!”

李植扶这些老人起来,往前走了几步,又看了看这些穷困的百姓。

这些百姓大多是有家有口的贫民,因为人口多老幼多所以经济最困难。假如是一个单身青壮家里有田,和人借一石半粮食就能把一年熬过去,还是容易找到地方借的。家里拖家带口五六口人,就起码要借八、九石粮食,这兵荒马乱的时节米价腾贵,要借那么多粮食就难办了。

鞑子入关这几个月,京畿惨遭劫掠,不少粮食被鞑子运回关外,现在京畿的粮食需要靠外地运进来才能满足需求。原先二两一石的米价都涨到四两一石了。估计没有半年这个米价降不下去。这种光景下没有足够的银子,根本买不到救命的粮食。

但范家庄目前各个工作岗位上也都饱和了,不需要这么多人!李植不能把这些人都养着。

这些人也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耕地。

不过,李植又想到:范家庄目前一直从外部进口粮食,后勤的压力颇大。现在京畿米贵,李植每天维持范家庄的银子就多花了不少。莫不如把这些聚集起来耕地?

去哪里找地给这些农民种呢?

李植倒是知道一些高效率水力机械的制造,能把寻常办法没法灌溉的旱地变成良田。那些荒地便宜,买下来后李植就能把它们变成良田。莫不如靠这些水力机械搞一次新田开垦?

李植想了想,朝那些老人问道:“你们都会耕地么?”

那些老人一下子看到了希望,赶紧拄着拐杖走上来跪到李植跟前,答道:“回将军大人,我们都是本分的农家,都会种麦子!大人愿收留我们做佃农么?”

李植旁边的男女老少们见李植问了话,都感到有希望,一个个从地窝子里爬了出来,呼啦啦全跪在了李植前面。

“大人,收下我们吧,我们回去是要被饿死的!”

“大人救救我们吧!”

李植点了点头,在那些贫民们狂喜的眼神中,淡淡说道:“那你们就留下来为我种地吧!”

——————

感谢不知为谁而等待的300打赏!感谢晓月红云、温氏清汉的200打赏。感谢dongsr、周杰沦、渝都A痞子、锦衣大都督的100打赏。

第一百四十九章龙尾车

李植要制造的水力机器叫做龙尾车。

这种设备又叫做阿基米德螺旋管,相传是阿基米德发明,是利用圆筒内螺旋轮转上升而提水的一种工具。龙尾车外面是一层铁壳,里面是一个长长的布满螺旋桨叶的旋转轴,旋转轴不停旋转,让水在旋转轴叶片底部滚动,逐渐提高水位。

旋转轴上面一个轴接部装上轴承降低摩擦。下面一个转动轴接处要伸入水下,李植用黄铜做一个球压在一个铜套上,也能降低旋转时候的摩擦力。水车的主要部位李植用熟铁铸造,内外刷漆防锈。

这种水车具有用力省,效率高的特点,一人操作这种水车效率可比得上十人操作传统龙骨车。一直到现代,这种水车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提升流体和粉末。明末的徐光启和清末的林则徐都曾经大力推广这种水车,但由于龙尾车制造复杂、政治腐败等原因,这种水车不曾推广开来。

但李植有铸炮工匠,有铸造技术,铸造这种龙骨车是手到擒来。铸炮工匠铸造了八十多门大炮后就停工了,处于待机状态,正好开工铸造这种龙尾车。

李植画好了图纸,便交给炮匠们铸模。李植现场解说,炮匠们捣鼓了几天,就铸出了旋转叶片和外面套管的铁模子,组装成功。接下来用铁模子批量浇铸就是了。

第一台水车很快做好了,李植把水车架到小河上实验抽水。转动轴一转动,便看到哗啦啦的水从水车里流了出来。李植让水车一直在河边抽水直到灌满了四亩田,算下来只用了半个时辰。这样算下来一个人一天可以灌田四十亩,比其它水车强多了。

围观的百姓看到摇动的水车抽出哗啦啦的水流,顿时一片沸腾。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将军大人又发明了一个新东西,估计这新物事又能带给百姓不少新福祉。

龙尾车的高效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种植小麦要把握时令,需要在某些时令前后几天进行灌溉,有底墒水、冬灌、头水、二水、三水之说。水车效率不高,在有限的灌水时令中就只能灌溉河边有限的几亩土地,用低效水车来灌溉更多田地只会误了时令,让农作物收成大大下降。

水车效率高,才能让更多的田地得到及时的灌溉。

而且这种龙尾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适用范围特别广。只要底下的水能漫过龙尾车底下的叶片就能抽水,不管底下是水塘还是小河都可以,只要有一点水面就行。不像筒车那样要求水流速度,强调入水深度。

李植用铸造法制造的龙尾车长六米,重一百三十斤,可以把河里的水抽高三米多。水车主要部位用熟铁铸造,加上人工和轴承价格造价十二两一台,可以大规模推广。比较麻烦的一点就是要经常维护,刷漆防锈,估计每年的维护成本都要一两银子。如果李植要大规模推广,估计要组织起一支专业队伍定期维护这些龙尾车。

但比起变旱地为农田的收益,这一两银子维护费也就不扎眼了。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