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另类题材
好在学校对邹凯和张扬两人非常照顾,加上之前的几百万捐款,两人以及双胞胎能稳定毕业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回来以后才知道,同班的同学们为了毕业,每天到处参加演出,要寻找表演的机会,完全没有主动权,只能是安排什么就是什么。
而相比之下,张扬四处奔波虽然更累,但也更自由。加上有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把握好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正如校长所说,自己现在所做的,和所拥有的,即使很多人出了学校,奋斗几代也换不来,想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使然吧。
接下来的日子,张扬,郑涵,和杨导开始着手于后期制作,好在是现代片子,除了几分钟的特效外,其它只要按剧情剪辑即可。经过大家不断的精益求精,终于两个月后成片才出来,很多人单是看了预告片就激动不已。因为画面太美了,并且非常有艺术感,这样的质感只在欧美剧上常见。单是靠官方平台的宣传,各大买家就主动找上了门,成为了本年度最大的黑马。
影片的拍摄到制作,有郑涵和杨导的把关,一直以来张扬还是很轻松的。只要符合他想要的结果,他可以有时间就创作第二个剧本,而第二个剧本的内容已经彻底成型,也已经完了稿。只有郑涵看过,郑涵因着张扬的大胆创新更是钦佩不已,郑涵觉得张扬的大脑简直满是灵泉,出口成章,信手捏来,这份才华自叹不如。
成片出来以后,张扬通过官方平台进行电影宣传,从不讲究排场,很朴素,也不铺张浪费,更像是访谈节目,很随性,也接地气。一直到首映结束,正式上映,也没举行过什么大型发布会,搞个什么仪式出来。张扬的本意就是凭口碑,凭借自己这两年在影视圈里的道德品行,以及人格来销售自己的作品,他也让了很多利,对于赚多少他也没去估算,因为这不是个人能左右的事情。坏了想,真的就算很差,老百姓骂了自己,可以在年轻的时候多获得一些经验,不断的改正自己,也是一举两得的事。
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后,果不其然名声大噪,并没有差评,特别是对年轻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不管老少还是相当认可的。参加过首映的蔡导和杨导等人也在帮忙宣传,两人的评价很诚恳,也是艺术界的良心导演,很有话语权,所以电影自上映的第一日起,一直好评如潮,几乎成了人人热论的话题。
在上映四十天后,电影有了三十多亿的票房收益,电影的内容与人性产生了共鸣,完全凭借口碑相传,得到了世界各地大众的认可。因此所有参与的人员身价大增,所有人的名气直线高升。
随着放映期结束,这部电影不管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特别是杨导,郑涵,和张扬的名望更是远超之前。张扬在拿到收益后,第一时间交了税,又捐了百分之十到国家慈善机构,又捐了百分之十到各大贫困学校,同时也捐了一部分给学校。受益最值的就是刘雪英和邹凯,两人都是股份制,刘雪英拿走了百分之十,比她之前拍戏的所有片酬都多;邹凯占了总项目的百分之十五,因此他也给妹妹创造了无忧无虑的学习条件。
邹凯更是死皮赖脸,就是不收本,准备贴上张扬一辈子了。虽然在他之后,没人能有股份,但张扬给的并不吝啬,所有参与制作的人他都给了很大的红包。剩下的钱就准备拍更好的片子,张扬已经计划好了,花钱做有意义的事,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工作室已经有这个实力了。
别人还在热论电影的时候,张扬已经沉下心,继续修改自己的新剧本,也已经安排了下部戏的任务,工作室有条不紊的完成着新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