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第28章
最后四个字却是对赵良吩咐的。
“宣,前御前总管钱元德——觐见——”
宣召声中,白发老太监手捧着一方长条状的金丝楠木匣子步履缓慢郑重地走上殿来,行到那女子身侧跪下,将身前的匣子高举过头顶,细声道:“启禀陛下,此乃先帝弥留之时亲笔书写,曾言若有朝一日故人重翻当年旧案,便由老臣于殿上呈于陛下,请陛下定夺。”
赵良肃着脸走下去双手稳稳接过老太监手中的匣子,低着头快步走回去躬身呈到皇帝面前。
萧允的手指滑过匣子,先帝对他而言并没有多少慈父的记忆,正相反,对于幼时被遗忘冷宫受尽白眼苦楚的过往,萧允时时刻刻记得是拜那位最后一年总以一种莫名怨恨眼神注视他的父皇所赐。
他拉开匣子,取出里面静静躺了五年的圣旨于御桌上展开,飞快扫过那圣旨上因为病重而显得有些无力的笔迹,萧允的眼中涌现出惊诧。
他也不知自己在惊诧的到底是什么——是先生手中竟然握有此等筹码秘而不发,还是因为父皇竟然会在弥留之际心甘情愿留下这样一封罪己诏将当年的偏听偏信错判冤案写的如此详尽真切?
萧允抬眼看向下方,视线在三位阁老身上扫视一圈,最终停在颜修筠的头上,淡淡道:“颜阁老德高望重,入朝为官几十载,最是清楚了解父皇的笔迹,此封遗诏便由颜阁老判别一二如何?”
被点名的颜修筠神色一凝,但此话看似询问实则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只得躬身应诺,缓步上了玉阶行到御案旁侧。
颜修筠看到那遗诏内容之后便是心神大骇,强自压下心头的不安,他那已经不如十几年前修长的手指此时看起来竟有些刺眼的枯瘦。
他沉默了半晌,垂眸掩下眸中的惊涛骇浪,稳声道:“回陛下,此封遗诏具钱公公所言乃是先帝弥留之际所书,字迹绵软潦草,实属老臣无能,难以辨认。”
“哦?那这么说来,这封遗诏,倒也是真假难辨了?”
萧允仍未长开的五官还稍显稚嫩,只那双凤眼上挑,凝视一个人的时候凌厉如刀。
颜修筠第一次直面这位少年天子的威压,虽仍旧稚嫩,却已经初成帝王之势,而那双眼睛……真真是像极了殿内看似一言不发,却在背后掌控棋局拨弄人心的那位青年重臣。
若早知如此……早知如此……为何放任这人活到现在?!
“启禀陛下,”出乎众臣意料的,最先出列冷冷插言却字字铿锵有力的,竟是向来对朝政不发表意见孤身局外的威远侯,“先帝书写遗诏之时,臣在场。”
“臣也在场。”
“臣亦在场!”
“臣……”
一番嘈杂之后,殿内安静下来,几位出列的皆是近些年来在朝政事务上不太发言的老臣,可细细看去却能发现,这些老臣竟遍布六部,文武皆有,无一不是先帝时期就已然官拜入仕的臣子。
李贤的脸色早在颜修筠看过那遗诏内容之后的表现便难看起来,此时更是青灰一片,他木然地看向御座之上的少年帝王,嘴唇张合间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先帝会留下什么?不、不……先帝最为重视名声,怎么会……不可能……一定不可能是……
而压垮李贤的最后一根稻草,竟然是同为内阁老臣的秦石秦阁老。
只见这位年过七十却精神矍铄的老人在一片沉重的寂静中缓步出列,拱手道:“臣,亦在场。先帝罪己诏中所列罪状皆由先帝亲笔所书,桩桩件件,不容置疑。”
颜修筠的视线如利刀一般剜向这位同僚几十年的昔日旧友,脸色分外阴沉。李贤更是指着秦石手指颤抖:“秦石!!你疯了吗——!”
在气氛被推到高潮之时,一直束手旁观的杨晏清终于出列,躬身上奏:“陛下,此案年代久远,疑点重重,涉案皆朝中众臣,不论是刑部还是但年曾经涉案的锦衣卫,皆应避嫌。兹事体大,此案主审人选当为德高望重又刚正不阿之人,令着各部分派大人协同审理,方能得以公正,以抚民心。”
“既如此,朕当准诸位大臣所奏,至于这主审官员……”萧允看了眼殿中站位乱哄哄的一片,“便由威远侯担任,威远侯选定协理官员之后上个折子递上来给朕。”
威远侯恭敬躬身应诺:“臣,遵旨!”
站在武官最前列的萧景赫与杨晏清不同,他才是真正看了一场好戏的人,从头到尾将每个身在局中的人看得真真切切,将杨晏清隐藏在淡然神情下的灼灼烈焰看得一清二楚。
那双深不见底的黑色眼眸里燃烧着的是当年的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是对这个时代,这个朝廷最大的渴望与追求。这个人从来都不是展现出的那般文弱随性,骨子里带着文臣的铁骨铮铮,带着一种想要塑造出理想化朝廷的向往,像一个燃烧自己的殉道者朝着自己的方向不顾一切的飞蛾扑火。
单薄文弱的身体,炙热绚丽的灵魂。
看,多漂亮。
***
下了朝,萧允忙不迭让赵良截住了还没出宫的杨晏清,当他看到杨晏清身后跟着的男人时,原本轻快的求表扬的小表情唰的一下子耷拉下来。
杨晏清被萧允执意按坐在内殿的榻上,抬手拍了拍小皇帝的手背:“陛下今日处理得极好,威远侯的确是最为恰当的人选。”
萧允低下头依恋地蹭了蹭杨晏清的手背,轻声道:“先生说什么朕便做什么,只是先生一定要保重身体,先生知道的,朕离不开您。”
感受着杨晏清的手安抚般的轻拍后背,萧允窝在先生怀里在避开杨晏清的角度微微侧过脸,朝着萧景赫露出一个近乎愉悦的、带着嘲讽意味的笑容。
他与先生之间的关系,岂非一句君臣能够概括详尽?五年来,多少个血色弥漫的日日夜夜,如履薄冰的胆战心惊,那些都是先生与他一同走过的功勋。纵使先生如今是名义上的靖北王妃又如何?帝王赐婚与下旨和离不过一道旨意罢了,天下人皆知皇帝年幼,偶尔做些无伤朝廷脸面无损百姓安康的小任性,又会有什么人敢公然指责?
萧景赫的指骨倏然攥紧,牙关紧咬用力之大几乎能看得到颈间的青筋凸起。
萧允在挑衅他。
从鲜血中厮杀而来已经成年的雄狮危险地注视着此时靠着仪仗便敢朝着他呲牙示威的幼狮,原本就因为见血太阳穴隐隐作痛,情绪十分不稳定的萧景赫垂眸敛下眼中的杀意。
不过是一个还没断奶的小崽子……
此时的杨晏清虽然看上去神色清醒,人却已经因为这极其耗费心力的谋划辩论疲惫不堪,脑中如同利器切割一般突突作痛,虽然隐隐感觉道内殿的气氛有些不对,却也无力再多揣摩什么。
萧景赫忍无可忍地两步上前,从杨晏清怀里将用力挣扎的小皇帝提溜出来放到一边,迈腿挡住又要蹭过来的小皇帝,伸臂快递将坐在床边的帝师横抱而起揽在怀里,朝着小皇帝挑眉道:“陛下,时辰不早了,本王便先携王妃告退。”
完全找不到理由将人留下来的萧允咬碎了一口小白牙,只得恨恨地盯着那大摇大摆抱着先生离开的背影气得直跺脚,倒是真正有了几分少年郎的活力。
……
窝在萧景赫的怀里,杨晏清嗅到身上盖着的大氅还带着男人身上惯有的熏香。
他闭着眼,原本苍白的脸色因为发热浮现出几分眼丽的绯红,不安分的手从大氅下伸出来攥着萧景赫的前襟轻轻拉了拉。
萧景赫的脚步一顿,低头看他:“怎么了?”
“你看,茶是热的。”
青年的声音带着少有的孩子气的愉悦,就像是在炫耀自己引以为豪的事情。
萧景赫的脚步顿了顿:“对,是先生赢了。”
“那些本来已经凉了的人心,终有一日,也会重新被点亮……”杨晏清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王爷,大庆会越变得更好,海晏河清,天下太平……”
*
作者有话要说:
萧景赫:我想要江山和先生
萧允:我想要江山和先生
萧景赫(咬牙):本王迟早将这个小崽子扔的远远的!
萧允(皱眉):朕迟早要让先生跟这个家伙和离!
小皇帝对杨大人是亲情和师徒之情啦~他有什么错呢,他不过是做了评论区都想做的事情而已(狗头)
下一章是对杨大人伏笔的解释,不过能猜到的小可爱不妨猜猜看~
这一章写的我仿佛身体被掏空orz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桃花梨33瓶,4瓶啾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