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之前他还没执着于一定要中个进士,想着考两次都不中的话,举人出身也能谋事,没必要死磕着,太耽误。最近的经历使他改了念头,大哥装病都想拽着他一起倒霉,他无论如何都想为自己争口气。
赵二说他可能要多叨扰一些时候,还说就借个地,生活开销他带了。
说出这话来他就挨了批。
“知道你带了钱出来,那钱自己收好,舅不缺你这点。客舍原就空着,别说三五几个月,你想住到下届开考都成,缺啥跟你舅妈说。”
刚说了一堆自己的事,赵二想起来钱宗宝应该已经成亲了,转而问起他,话题转到这边气氛才好起来。乔氏还使人去唤了儿媳妇来,让他们认个脸熟。
赵二在钱家歇了一天,随后就去燕王府拜访了,钱玉嫃当时没问他,后来从乔氏口中听说了赵家兄弟的事。
她也想到唐瑶来着,不过唐瑶都没了,就没再提那些前尘旧事。
只说兄弟不同心这种事,早发现也没坏处,错过一场会试顶破天也不过耽误三年,要是当下没发现,拖到后面,有更重要的事坏在起了嫉妒心的哥哥手里,能不能收场都难说。
钱玉嫃跟赵家那两兄弟相处不多,也不算亲,才能这么说。
乔氏摇摇头:“也不该直接拿唐瑶往赵大身上套,他这回鬼迷了心窍,可两人是亲兄弟,不能就凭这一次的事给他判个死刑。我这么说倒不是觉得你赵二表哥小题大做,我是站你姑的立场想了想,两个都是儿子,闹到不相往来的地步当娘的得多难过?”
钱玉嫃也是当娘的人了,想想确实。
但她还是觉得赵家人应该狠狠的给赵大一个教训,而不是把矛头对准赵二,这一回要是轻飘飘揭过去,那才真没救了。
人就是那样。
他干了坏事,干第一次的时候其实会犹豫,可要是这次一切顺利,哪怕曝光出来都没受到多少责备,那类似这样的事一定还会发生,等到不可挽回你再去数落他没用了。
“其实我觉得,赵大表哥能因为不甘心落后于弟弟就干出这事,赵姑爷他们对两个儿子的态度或许也有些问题,做父母的也该好生想想才是。”
乔氏想了想,觉得闺女这话很有道理,不过赵家的事哪轮得到姓钱的比手画脚?他家又不是没人。
“咱们说说就算了,顶多帮着劝劝赵二,使他戾气别那么重,其他管不了。亲戚也有远近之分,姓赵的那么多人,哪怕全是笨蛋凑一起也该想出个聪明办法来。”
钱玉嫃虽然真情实感的数落过赵大,还真没怎么为他两兄弟操心:“比起以前经历那些,赵家这出也不是多大的事,解决得好兄弟哪怕存着心结至少面子上能过得去,这就得了。人都这么大了,已经各自成家本来就是各过各的日子,还要他俩跟幼时那么纯粹也不现实。”人是一种脆弱同时又很坚强的生物。
先前赵二跟死了似的难受,不断去想他跟大哥之间的兄弟情从何时变了质。这一抵京,跟舅舅唠过,又亲眼见到这几年表弟的变化……那种冲击力跟读信完全不同,实实在在能感觉到自己被甩远了。
赵二心里难免生出了紧迫感,紧迫感促使他停下纠结,转头做起正事。
到京城半拉月,赵二瞧着走出来很多,心结肯定还有,他不去想了。
钱玉嫃跟乔氏说那个道理被钱宗宝拿去劝过他,大抵是说无论兄弟或者姐妹,都是幼时更纯粹,长大以后多少是会变的。哪怕感情再好的,就拿钱家这对姐弟来说,钱玉嫃嫁到王府,有相公有家庭,娘家人在她心里分量也重,可她未必经常惦记这头,心思多半还是在自己相公以及子女身上。
没人觉得她不对,本来对现如今的她来说相公那头才更亲,她跟王府荣辱与共。
这么说不是为赵大开脱,钱宗宝是想劝劝赵二,虽然那是亲哥,有时候对他要求别太高了,他能否做到是一回事,太较真不是好事情,容易把自己逼进死胡同。
钱宗宝说得比较泛泛,毕竟疏不间亲,在这种事上劝他看开可,不合适直接给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