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道理很简单,既然兄弟没问题,那就是有人想挑拨离间。
皇后掌管整个后宫,哪怕这些年手段温和,该知道的她还是知道。
那些话是徐妃传的,皇上对她起了疑心,加上越王在知道七皇子做那个之后却不上报,而是私下去同七皇子接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犯了忌讳,这对母子都没做好事,会遭殃是自然而然的。
燕王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是在皇上想收拾人的时候给他找了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使得整件事变得顺理成章,仅此而已。
经皇后提点,太子随后想通关节,想通了之后,他背后生出凉意。
皇后还是老样子:“太子你记住了,永远不要小看你父皇,能登上大位的人没一个是简单的。”皇上只是习惯将很多棘手的事交给燕王去办,并不是说他办不了,而是当皇帝的有时需要和稀泥,这样便于统治。
太子问皇后,他举发老七搞那个,没问题吗?
“有什么问题?你父皇以前也当过太子,他当太子的时候一样会防备兄弟。你当然可以有一些私心,只要别打错主意。”
多说了几句,皇后有些乏了,让太子没事就回去吧。
太子退出去那会儿还在庆幸,他母后睿智又很懂父皇,这些年提点他太多。庆幸之余,他深深同情了老三,徐妃走出来挺像那回事的,结果也是个只想其一不想其二的蠢人。本来老七做那个生意,老三跟他走得近,顶多让父皇稍有疑虑,偏偏徐妃找人传了那些话,两相结合,让父皇觉得老三就是狼子野心,他不光想登位,可能等不及这就想上去。
当皇帝的可以容忍儿子们争来斗去,却不能接受有人早早盯上他那把椅子。
人呢生出猜疑心容易,要打消却是千难万难的,太子过来时候还是满腹疑惑,离开却一身轻松。
因为他知道,不用别人刻意去针对,老三也没戏唱,他已经完了。
贤妃被削这事在京里引起一番讨论,很快又让其他事盖过去了。
首先是五皇子那头,再有三四个月他搬出宫就满两年,两年时间足够他将安家银子花光光了。要是有郡王爵位,他每年还有一笔钱拿,是光头皇子补贴少得可怜。本来皇子们都有两个钱袋,一是母族二是妻族,靠他们支持,自己再有几个旺铺日子过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