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可惜,没等她嫁过去,唐瑶就被陈二爷退货了。
钱玉敏听说以后,叹了半天气,真是造化弄人。
感叹过后,她又问了到底怎么回事,听娘说人搞不好是被外来做生意的用花言巧语哄骗了,那个姓孟的不是东西,她自己也不检点。她瞧不上陈二爷看那些少爷年轻俊伟,听人说几句好的就当是真心……哪有这么不值钱的真心?哪个好人会同别人家姨太太搅在一起?
姓孟的不怕,只要当下没逮着他,事后你奈何不了。
且不说衙门断案要铁证,陈二爷也不太可能跨省搞他。
唐瑶闹出这个事,曹氏生怕自家女儿学她不知足,总在说钱玉敏:
“你愿意嫁给陈六,还扯出世子妃说她当初也是自个儿选的……我允了你,你嫁过去就得踏踏实实跟人过,不要过了两天日子又觉得自己选错了还是别人家的好。”
“你不耐烦听我也不想说这些,但日子要过得舒坦你得知足。就说你爹和你叔,谁都知道你叔出息更大,我当初家里情况比你婶婶好得多,你祖母先为你爹求了我,对你婶婶只不过勉强看得过眼。那会儿谁能料到二十几年后是这样?我要是跟唐瑶似的,天天跟你婶婶比着过,我怄得过来?”
“人世间有些事是通过人力能办到的,好比你耕一亩地就收一亩粮,这叫事在人为有付出就有收获。也有很多事不是你想办到就能办到,好比有些人托生在权贵之家,有些当姑娘时看着很不咋的嫁了人以后日子越过越旺,这是运,也是命。”
“早先世子爷还在谢府生活的时候,有几个看出他有造化?在那种情况下嫃嫃嫁给他了,那就是命,咱们羡慕可,嫉妒不来的。”
曹氏活到四十来岁,什么事都见过。
有嫁得很好后来同夫家一起落魄了的,也有像马夫人那样,马老爷当年真不咋的,如今在蓉城也算个人物。
这些话听了不止一遍两遍了,钱玉敏抱着曹氏胳膊一阵摇晃:“好了娘!你说这些我都会背了!你看我像是有那么大野心的?要是我有那么大野心,还选什么陈六?”
倒也是!
“娘是让唐瑶吓怕了,你说说,你二姑哪来那么大本事养出这么个女儿?我活到今天从没听说有谁比她还要出格的。”
二姑啊……估计她也没想到她女儿有那么大本事。
“娘,你说咱们有朝一日能上京城去看看吗?”
曹氏还在琢磨唐瑶的事,钱玉敏就换了话题,她一时没跟上,愣了下:“跟你说这,你扯那,怎么又想上京城了?”
“总听你们说王府好,尤其宗宝送回来的信里面说他们用那些东西,好多我从没见过,按说咱家也不算差,在蓉城虽然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咱们不敢想的生活能好成啥样呢?”
钱玉敏怀疑王府里头是不是连夜壶都是纯金打的,听她瞎说了一通,曹氏笑道:“别想这些有的没,没事上京城去干啥?闹出笑话嫃嫃该多难堪?”
“您就知道我一定会闹笑话?”
曹氏想了想:“你要真想去见识一下,得有恰当的时机,要是宗宝在京里安顿下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咱们可以去凑个热闹。”
“爹总说大姑家两个表哥学问不错,我想着他们中个举人,咱们可以送他上京城赶考。结果搞了半天还得指望宗宝,他俩根本就没考上嘛!”
“这话千万别对你姑提,谁家当娘的都不乐意听人说她儿子不好,前头你姑还说呢,赵大是生病了发挥不好,赵二只差一点,省内取一百个举人,他排在一百多名上。”
“……还不是没考上,赵姑爷还是夫子,他教过的李茂都考上同进士,怎么亲儿子还没中呢?是不是在别人身上费的心思多了,自己人没好好教?”
赵姑爷是夫子,自己办了个学堂,可那是个启蒙学堂,跟他读书的只要考上秀才就会去其他更好的书院……他两个儿子都在读书不假,又不是跟着他读的。
再说乡试本来就难,全省那么多人读书,可三年一届的乡试只取一百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