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踏莎行 > 第11章千古绝唱

第11章千古绝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紧接着上官风练了一趟刀法,虽然称不上什么绝招套路,但也是刀光闪烁,呼呼挂风。劈砍刺扎,里撩外划,看的人们眼花缭乱。

“好,练的好!”喝彩声更大了,喝彩的人更多了。

“好个屁!”有个家伙不屑了,“就这两下子,跟我们二哥差远了,是不是啊?”

“对对对,这小子怎么能与二哥相提并论,二哥只要一过去,这小子就得趴下跪下来磕头。”

几个流里流气的家伙,溜须拍马,吹嘘着他们的“老大”。

这位被称为二哥的,一双明亮的眼睛盯着上官风,面有得意之色,得意之中还带着阴毒和不屑,但并不说话。

上官风一看差不多了,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人了,男女老少,五红花绿,一张张好奇的脸的,至少得有千八百,也该切入正题了。

于是他收住刀招,微微喘了喘气,面色平静下来,向周围左右,拱手抱拳。

“各位父老乡亲,小子青州人氏,复姓上官单字名风,前者因家中遭遇变故,来到这京城重地,人生地不熟的,身无分文。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小子刚才练的拳法和刀法算是献丑了,不过就这两下子,小子绝不敢向各位讨赏,今天小子主要是想唱几曲,如果您听着觉得不错,身上带钱的,多少赏点,小子感激不尽,没有带钱的捧个人场,小子照样感激,废话不多说,小子先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上官风这一番话说的滔滔不绝,如行云流水,在场的人群又骚动起来。

孤苦伶仃的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从青州到京师山水迢迢已是不易,这身本事更是不俗。而且能说会道,听这番话像是老江湖,才这么点年纪要长大了这张嘴还不是能把稻草说成金条?看这意思刚才练的拳和刀只是附加品,哦他还会唱曲?

在场的都觉得有些新鲜,更多的是奇怪,都没听过这个曲名,也没有见他有什么琴瑟竹管之类的乐器。因为他们见惯的卖唱艺人不管是妓院的还是流浪街头的,不管是男还是女、是老还是少,有没有琴管琵琶,至少要拉弦的,哪过像上官风这样的?

因此人群中一阵轻微的骚动之后,刷了一下静下来,目光全都落在了上官风的脸上。

上官风知道该拿压场子的出来了,一会儿这些可爱的父老乡亲们心甘情愿的从腰包里掏出多少钱就看自己唱的如何了?

虽然穿越之前他觉得自己唱得不错,有那么多粉丝。但毕竟现在是两世为人,那是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发达的社会,而现在是一个倒退了千百年的社会,文明和文化能不能相通,而且自己没有乐器伴奏,完全得靠自己的嗓子清唱。

不过有一点好处是,这首歌他们绝对没有听过,也根本不知道调子,自己就是跑调了也没有人知道,也就是说具有忽悠他们的充分条件。

想到这里上官风微微忐忑之中又坚定了信心。

这首歌曲不是一般人能仿唱得了的,这是杨洪基老师的成名作,歌词取材于明朝大辞人杨慎的临江仙,需要的是优质的男中音作支撑,好嗓子还得有好唱功,农民歌手朱之文把他模仿得惟妙惟肖,电视台海选一举成名。

上官风在穿越之前唱这首歌的时候,用的是全民K歌软件,录制成功发出去之后没两天,收听者过十万,受到好评送鲜花送K币者不计其数,这是他的成绩,也是他选这首歌的底气。

上官风调整好呼吸之后,选用中音低调开始唱,因为他知道如果起高了,到最后根本顶不起来,那样就唱砸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是上官风的是音质能达到杨洪基的九成,像极了朱之文,吐字清晰,字正腔圆,音节舒缓,而且是这首歌从来没有人听过,因此他一开腔就把在场的上千名观众给吸引住了。

“唱的不错,这是什么曲?”

“没听过,这小孩真会唱也,声音也好。”

“是啊,歌词写的也好,此子有如此才艺,将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这是京师重地,当然有懂行的,对于卖唱的,不管是妓院里的jì • nǚ,还是街头的流浪艺人,唱的那些玩艺儿有人都知道些,唯独眼前上官风唱的,不管是词或者曲,都是开天辟地第一回。

因此他们一边点头一边摇头,听得津津有味,不停的议论纷纷。

那些不懂音乐的,觉得听着舒服也是兴致勃勃。另外人都有惜怜弱小之心,因此觉得这个上官风更了不得了。因此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那目光何止是羡慕,简直是叹为观止。

当然有听的不顺耳的,就是红鼻子的哥几个,除了他们的“老大”之外,他们对音乐只通了6窍,剩下一窍说什么也不通。

“这厮唱的什么玩意儿这是?”

“没听过。”

“就这还准备要钱呢,跟我们二哥唱的差远了。”

“如果真有人给也是好事,给多给少最后一股脑都是我们二哥的,对吧二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