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取舍得失
张越被裘氏一番话说得颇有些狼狈,旋即咬咬牙问道:“师母,绾妹确实是难得的好女子,我也一向敬爱她的刚强不折,只是今天祖母忽然提亲……她是否真的愿意?”
“你怎会担心这个?”
此时一阵风恰好吹来,裘氏戴着银丝髻,只有额发被吹乱了些许。她哑然失笑地将几缕乱发拨开,这才语重心长地说:“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为人父母,谁不想为子女寻到最好的人家?况且绾儿和你相处的时间也不少,彼此知根知底。你大约不知道,你会试殿试的文章,还有你刊印的那篇小集子,她都通读过。她对你自然是留心的,只女儿家面皮薄,怎会轻易表露出来?”
七月的桂花树葱翠碧绿,只是尚未到桂花盛开的季节,枝头上很难觅见馨黄色的星星点点。裘氏随手将一根稍长的树枝拨开,一回头看见张越满脸惊讶,她又笑道:“元节,我和你先生只有她这么一个女儿,一直想要托付一个稳妥人,希望你以后好好待她。你的人品学问我都信得过,就算你先生知道了,也必定赞同这桩婚事。”
若是孟贤当初还在任的时候,这丧妻算得上头等丧事,必然会有无数同僚好友前来吊唁。然而,他如今自己也是刚刚脱了囹圄之灾,昔日同僚大多都是打发家中人送十两银子算数,嘴脸更差的则是索性装作不知道这么一回事。
保定侯孟瑛闻听弟媳过世,虽说为之掬了一把同情之泪,但他自从入夏以后就身子不好休养在家,这丧仪之事就吩咐吕夫人和媳妇张晴出面,自己并没有前去帮忙。袭爵的功臣大多恼了孟贤此次做事过分,虽不曾少了赙仪,但多数都没有亲自登门。王夫人身怀六甲,顾氏年纪大了,两边张府合在一块,由张超和张赳一同登门送了百两赙仪。文官们和孟贤没有交情,自然更不会来,只有杜绾带着两个家人上门吊唁,送了二十两赙仪。就连曾经颇为看重孟贤的赵王朱高燧,因担心触怒朱棣,也不过是打发王府总管送来了二百两银子。
于是,孟家诺大的宅子虽说有保定侯府派人帮忙维持,但却赫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那两只惨白的灯笼挂在门楼上,恰是凄凄惨惨戚戚,流露出无限悲凉来。
因如今吴夫人尚未下葬,孟家儿女自然每日去灵堂哭灵。乍然遭逢如此巨变,别说下人们凄惶不安,就是他们也大多六神无主,孟韬孟繁这两个往日好说笑玩乐的也都变得沉默寡言。即便平日不懂事,如今瞧着母亲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纵使是傻子也能看出是怎么回事。至于几个年纪还小的儿女如今也老老实实,老幺孟柏曾经因为守灵太苦向孟贤撒了一次娇,换来的却是一个大巴掌,于是其他人都是噤若寒蝉,再不敢有任何怠慢。
跪在最底下的梁姨娘随众哭了无数次,眼下早就没了眼泪,不过是干嚎两声,心里头都各自打着小算盘。孟家也算得上是大族,这偏妾扶正自然是绝没有指望,孟贤如今不过四十出头,少不得要续弦,到时候若是娶进一个厉害的继室来,只怕她这个只生养了一个女儿的妾日子更不好过!想到这里,她那哭声中不禁带了几分真正的悲戚,却是在哭自个儿。
这一日乃是三七,哭灵之后却有客人来吊祭。吊祭之后,孟贤在孟府花厅内见了这位意料之外的客人,上下端详了一番之后,他的口气顿时变得异常讥诮:“二弟既然有事情要吩咐,怎么就不肯移尊到这儿来说?莫非是认为我如今就是蛇蝎猛兽,一旦沾了边就有碍他这个保定侯的前程?如今已经是你大伯母的三七了,张家倒还派了张超张起过来吊唁,俊哥儿你却还是头一回来。啧啧,人说远亲不如近邻,我看这近亲也不过如此!”
“我之前受都督府差遣往宣府去了一趟,如今刚刚回来就赶来了,大伯父若是责备我不知理,我也无话可说。”二十出头的孟俊在都督府历练了将近两年,如今已经颇有些沉稳相,随即又说道,“父亲并没有什么吩咐让我转达,他只是说,先头孟家虽说已经分家,但南京那儿还有几处地产不曾处置,如今大伯母新丧需要用钱,所以他让我送田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