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你那些弟子,似乎都是巫族余孽。"
言下之意就是,我元始就算屠了你西方教,那也是替天行道,伸张正义。
准提道人和接引道人是敢怒不敢言,碍于这些弟子身份不干净,他两人只得签押了封神榜,闷气离去。
秦风听完来龙去脉,和通天分析起来,"西方教自立教以来少有修士入教,好不容易渡了些过来,两位记名师叔自然不愿放手。"
通天满不在意,"没事,咱们截阐两教一条心,量西方二人也起不了风浪。"
秦风不这么想,"两教弟子亲如兄弟,自然不用多说,但说不准有人挑拨离间,破坏两教关系。就如师尊所言,封神榜大半被西方教占去,西方教元气大损,不甘心也是人之常情。自降身份走一趟浑水,送几个替死鬼上榜,保存西方教实力,何乐而不为。况且,圣人出手本来就不沾因果。"
通天直接捏碎手中玉簪,"他敢!"
通天脸色难看,因为就如秦风所说,让西方教元气大损,西方二人自是不愿,落几句闲言碎语哪比得上保存实力重要。眼下封神榜在二哥手里,西方二人自然不敢把算盘打到元始头上,这样一来,他截教就成了最好的替死鬼。
通天心里一口气咽不下,下意识想找元始商量,对上秦风的目光又平静下来,捻着手里的玉屑,几番思量下来有了主意,"封神榜一出阐教自顾不暇,这段时间让弟子们修身养性,少出去浪迹。截教的事截教自己处理,莫要去打扰你二师伯。"
通天顿了顿,又道,"我记得金灵的徒弟入朝为官,身在凡尘总要沾染俗事,金灵又是个暴脾气,这段时间你管她些,莫要让她胡闹。"
通天又嘱咐了不少门人,秦风一一应下,到后来通天越说越心烦,恨不得祭起诛仙四剑把西方教剿了个一干二净,免得夜长梦多。他看秦风始终不骄不躁,忽然笑起来,抽了秦风手里的翠纹织锦披风,见秦风一头雾水,说起秦风的不是,"没良心的小东西,一肚子坏水,自己想好对策偏来明知故问,见我火冒三丈很有意思。"
见通天伸手又要找自己算账,秦风后退一步,避开通天的手,很是恭敬道,"弟子想去朝歌一趟。"
通天硬是把人拉回来,强迫秦风在自己身边坐下,等人坐定了,通天微微扬起下巴,"理由。"
秦风不自觉避开视线,免得看到通天脑袋一团浆糊,"世事难料,仅凭弟子一家之言,就断定西方教包藏祸心,未免过于决断,若是两位记名师叔心存善念,弟子岂不是千古罪人。因此弟子欲往朝歌一趟,护几位在朝为官的门人,不求别的,只求一个心安。"
通天想了想答应下来,另外告诫秦风,"成汤气数已尽,西周当兴,朝代更迭乃自然之法,盛极必衰莫要强求。你学道这么久自然能看透,别听那几个东西蛊惑,出手保商。"
秦风眼眸低垂,嘴角含笑,"逆天改命天道不容,弟子省得。"
作者有话要说:天道:打起来打起来,谁赢了我就把鸿钧嫁给他。
通天:打起来打起来,打赢了我就把秦风嫁给他。
第83章
帝辛是个奇葩。
这是在朝歌所有官员的共识。
这位君王打小就聪明过人,具体表现在犯了错迅速甩锅,和人斗嘴能把对方气个半死,这还不算,大约是娘胎里吸收得好,子受力气极大,有事没事找熊单挑,动不动就拎着豹子老虎回来和他娘说今天加餐。
可怜子受她娘一个柔弱的女人,好端端睡觉醒来床头死熊死豹子死狼,眼珠子和脑浆爆出来,差点没把她吓死。
子受这种行为在他爹帝乙看来,那就是孝顺,敬爱自己的母亲,是好事啊。
所以当被问及谁继承大统时,帝乙脱口而出就是子受。
非要深究的话,是太史和帝乙唱反调,表示子受她娘生第一个儿子时还是妾,老大老二只能算庶出,没资格做储君,做了皇后生的儿子才是嫡子。
这年头投胎实在是门学问,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还分嫡庶,不可谓是操蛋的人生。
有时候上梁不正下梁歪真的很要命,儿子是这样就算了,跟着的大臣也是这副德行,简直无可救药。另外从这事也可以看出一点,脑残不仅会遗传,还会传染。
总而言之子受跳过两个哥哥,成功当上了太子,并在帝乙嗝屁后顺顺当当做上了大王,当然,这会就不叫子受了,叫帝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