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大浦东 > 第十八章 苦难重重

第十八章 苦难重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个叫吴凯的年轻人引起了赵海鹰的注意。首先从穿着上,吴凯在十几个人中就尤为特别。别人都是西装革履,白色衬衫,唯独他是一身休闲服,运动鞋,反倒与周围环境十分和谐。其次,与其他面试者如临大敌的状态不同,吴凯的心态十分放松,一会儿帮大家拍照留念,一会儿向大家介绍东方明珠塔的历史,俨然一个导游。他的一句“美景不可负,何必太拘束”,把在一旁假装看风景的赵海鹰都逗乐了。

作为一个金融人,其核心还是和人打交道;除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保持创新的思维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吴凯明显占有优势。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主角开始登场。不过当吴凯得知一直跟在大家身后的中年大叔就是赵海鹰的时候,他并没有怎么吃惊。他从赵海鹰上电梯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他了,赵海鹰是最后上来的,还故意压低了鸭舌帽。按理说,以上海现在的气温,也没有太阳,完全不需要戴帽子。上电梯后,赵海鹰看似在观风景,实则是在观察电梯上的每个人,这些都被吴凯看在眼里。

身份之谜被解开,赵海鹰带着应聘者来到了东方明珠塔主观光层。他告诉眼前的年轻人,登高望远是一种理想,但是也只有坚韧不拔、不断挑战和创新的人才能接近和实现理想。他今天让大家来这里面试,就是希望加入海银的每一个人,都有这样挺立潮头的理想和实力。

谈话的最后,赵海鹰提出来一个问题,让每个人都来回答。

“你们来海银之后的目标是什么?”

一个青年不假思索地答道:“在财大的时候就听过各种关于您的传说。我对贵公司做过分析,尤其对贵公司这次招聘的职位中实体产业部的投资分析师职位感兴趣。我分析过海银和永康的合作案例,因为有了金融的驱动,永康这样的实体企业就插上了一对翅膀:一个翅膀是国际化,一个翅膀是金融。”

一个来自新加坡的朋友,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说道:“如果有机会进入贵公司实体产业部工作,我的目标是加强产融结合,把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融合,把产业市场和资本市场结合,更大程度地驱动实业增长。”看得出这位新加坡朋友确实对海银的实体产业部做过一些研究。

轮到吴凯了,他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还在美国的时候,他就开始筛选未来就业的公司。他之前一共选择了五家公司,其中四家是美国公司,一家是海银,不过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回国发展,看中的就是中国的发展潜力:“我认为我的机会在中国,而且就在上海。2000年的时候,中国基金规模仅为562亿元,到今年2005年,基金规模已达5000亿元。这就是我说的机会,我认为中国的基金投资会有爆发性的增长。而且我相信海银会需要我,我也需要海银这样的平台。”吴凯侃侃而谈。

看着眼前充满理想抱负的年轻人,赵海鹰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他相信,有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海银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面试成功后,吴凯来到东方经济报门外,看到吴一白出来后,吴凯冲上去,给了吴一白一个大大的拥抱。

为了庆祝吴凯顺利找到工作,吴一白特地把他带到了一个小馄饨店里吃馄饨。吴凯看着破旧不堪的店面,有些不高兴地说:“小叔,我有工作了,你就请我吃这个啊?”

原来吴凯就是吴一白在美国留学的侄子。一说起自己进入了海银公司,吴凯就各种兴奋和激动,他更是对赵海鹰佩服得五体投地:“小叔,你这个老同学真厉害,把我们弄到东方明珠塔上面试。也就是你这个聪明智慧的侄子,对这样的情况应对自如,面不改色……”

看到吴凯一脸崇拜的眼神,吴一白笑了:“早知道你沾了我的光,就该让你请吃一顿好的。”

听吴一白这么说,吴凯不乐意了:“什么就沾你的光啊,我可没有提你半个字,我是凭自己的本事。”

吴一白笑着看着吴凯:“行,这点哪,你还真的和你们董事长很像!当年赵海鹰应聘去广瀚公司,广瀚的董事长就是我们老师的亲弟弟,赵海鹰也是只字未提。”

吴凯在美国留学的时间比较长,习惯了美国那种按章办事的流程。他特地交代吴一白,必须对他俩的关系保密。

吴一白却不以为然,以他对赵海鹰的了解,就算是知道吴凯是自己的亲侄子,恐怕也不会给他行什么方便。他这个侄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自信。他提醒道:“进了公司凡事谦虚点,跟你们董事长多学习。对了,你现在在哪个部门啊?”

“投资部,我现在是基金代表。”吴凯有些自豪地说。说着,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小叔,你们不是要举办校友会吗?我想给董事长提议,借这次校友会招募一只公益的专项基金,用于孵化老师和大学生团队的创新项目。”

吴一白一听,就来了兴趣,正好他明天要和校友会的几个发起人去学校,他可以提出来让大家商量商量。他也让吴凯抓紧向赵海鹰提议。

虽已快要进入寒冬,但是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向校园。财经大学里,过路的学生有的嬉笑打闹,有的抱着书本匆匆赶路。温暖、惬意的感觉笼罩着美丽的校园。陈梦蕾、杜黎、吴一白走在校园里,似乎一下年轻了十几岁。

自从退休之后,徐敬之也很久没有回到财经学院了,看着眼前自己的几个得意门生,颇感欣慰。

陈梦蕾十分感慨地说:“徐教授,这次校友会能得到您的支持,真的很感谢。我已经向很多海内外的校友发了邀请函,大家也都有回应,到时候我们也可以一起聚一聚。”

徐敬之提着公文包,点了点头,说:“是啊,我也很久没有见过大家了,你们这届学生,让我印象很深刻。”他看着身边的杜黎,问道:“杜黎,我听说你又升职了?”

杜黎有些不好意思,谦虚地回答:“教授,在您面前,我永远都是个学生。”

一旁的吴一白打趣道:“教授,我也升职了,您怎么一点儿都不关心呢?上学的时候您就没正眼看过我。”语气里还带有酸溜溜的感觉。

徐敬之笑了,看着眼前在社会上已经拥有一席之地的几个人,笑着说:“胡说,你现在是副社长了,说话还是这么没心没肺的。”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这时,陈梦蕾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份文件。她已经向海内外很多校友发去了邀请函,她初步计划这次校友会会期三天:第一天,回归的校友可以聚在一起互相交流,重温校园时光,开座谈会;第二天可以安排一些讲座;另外呢,他们几个商量为学院招募一只公益的专项基金,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母校发展添砖加瓦。

另一边,吴凯也把拟好的公益基金招募书交给赵海鹰,基金的名字就叫“金鹰基金”。他借鉴了在美国的大学里面的模式,这种基金不等于奖学金或者助学金,是带有激励性质的,同时对被孵化的项目和人也有约束,会定期考核评估项目进展情况。赵海鹰把这个项目交给吴凯全权负责。他打开邮箱,看到了校友会的邀请函,落款是陈梦蕾,一时间心情很复杂。

校友会当天,吴一白拿着相机,兴奋地给校园里的学生和风景拍照,不想错过任何一处美好的角落。

上海财经学院也因为这次校友会,在校园里挂起了很长的横幅,上面写着“校友欢迎你回家”几个大字。

陈梦蕾扎起了马尾,上身穿着一件白色T恤,下面穿着蓝色牛仔裤,配上白色帆布鞋,充满了学生气,看上去和读书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她和许多学生会的同学正在给回归的校友们分发传单,有的在地上摆设纪念衣物。吴一白拿着相机,定格下陈梦蕾美丽的瞬间。

这时,几个慕名而来的学妹看到了吴一白,她们是他的小迷妹。一个学妹红着脸说道:“我每天都看你的报纸,你发表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珍藏在笔记本里!”

吴一白心里早就乐得开了花,一本正经地和学妹们握手。一旁的陈梦蕾打趣道:“你成了学妹们的偶像了。”说得吴一白还挺不好意思的。

不过,这次校友会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金鹰基金”的正式启动仪式。启动仪式设在财经学院的大礼堂。不少学生听说了这件事,早早就来到大礼堂占座。

启动仪式的一项重要议程是赵海鹰的讲座。他的身上佩戴着“荣誉校友”的绶带,站在主席台上,他说道,“金鹰”谐音“精英”,我们财经学院,虽然不是211学校,但是培养了众多优秀的金融人才……赵海鹰侃侃而谈,从很多人对金融有着误解谈到金融的本质。他披露,不少人以为,所谓的金融,就是一群不事生产的人,和一群对社会毫无正贡献的人,互相对赌的零和游戏,其本质和赌场没有区别,而另外有些人则把金融说得跟天一般高,可以主宰人类社会,好像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顶尖一样,认为其他做实业的人都是被支配的奴隶。事实上,真正的金融技术,和种植技术、畜牧业技术、造船技术这类的技术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都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的考量发展出来的技术而已。金融,既不是高大上的、高人一等的特殊技巧,也不是赌桌上毫无益处的dǔ • bó工具。金融,是一种服务,是被社会所需要的服务,无须仰视,也无须妖魔化。

台下的师生们听得格外认真,赵海鹰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让每个人都在思索,到底自己心中的金融究竟是什么。台下的陈梦蕾看着赵海鹰英姿飒爽的模样,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

3

上海的夜,风情万种,惊艳迷人。在这座日新月异的时尚大都市里,每天都在上演着风格迥异的戏码。总有那么些人,心甘情愿地扮演着配角的角色,他们不知道,自己也许已经成为别人故事中的主角。

西餐厅,烛光摇曳,红酒杯里的红酒显得格外醉人。周媚轻轻地摇晃着酒杯,脸上却露出淡淡的忧伤。自从钱春生在她家过夜之后,两个人的联系也频繁了不少。一晃眼好几年过去了,不少人都以为他俩在一起了,每次两个人的回应都一样,对对方微微一笑,不承认也不反驳。钱春生也不捅破,就是默默地陪在周媚身边。

钱春生把切好的牛排放到了周媚面前,周媚看着钱春生认真的样子,半开玩笑地说:“春生哥,你对每个女人都这么体贴吗?”

“如果我说这是我第一次为一个女人切牛排,你信吗?”

周媚微微一笑,不再出声,这么多年了,钱春生的心思她怎么可能不清楚。

“我要走了。”过了好大一会儿,周媚漫不经心地说。

钱春生却没什么反应。这几年,周媚经常到全国各地拍戏,他都习惯了。他问道:“这次又去哪儿拍啊?”说着,吃了口牛排,却觉得今天的牛排做得难以下咽。

“美国。”周媚平静地回答。

钱春生的表情瞬间发生了变化,不过他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假装很高兴的样子,故意问道:“祝贺你啊,周媚,都要去美国拍戏了。去几个月啊?”

周媚看着钱春生一副自欺欺人的样子,终于忍不住了:“春生哥,我已经和好莱坞一家电影公司签了经纪约,合同是八年。”

这下,钱春生的笑容彻底凝固在脸上,他举起手里的酒杯,轻轻碰了一下周媚的酒杯:“好,我等你。”

看到钱春生如此自然地说出这几个字,周媚的心猛地揪紧了:“别开玩笑了,不是八个月、八个礼拜、八天,是八年。我签了八年的经纪约,我要去好莱坞发展了。”周媚有些激动,她知道钱春生对自己的感情,可是内心深处,她怕,她怕自己投入感情,最后还是付之东流。她害怕爱。

钱春生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笑着说:“那又怎么样?别说是八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不管多久,我都愿意等你。”

周媚被感动了,她知道钱春生是一个特别好的男人,可是他们认识得太晚了:“可是我们没有缘分,我们不合适,你忘了我吧,我不值得你这样做。”

钱春生放下了手里的刀叉。缘分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要靠两个人一起去珍惜和守护的,说到底,周媚就是害怕,害怕再次受到伤害。他十分认真地说:“你有勇气闯好莱坞,难道就没有勇气相信一次爱情吗?”

钱春生的话说到了周媚的心坎里:“不是我不相信爱情,是根本就没有值得相信的爱情。而且,我不想有任何的牵绊,我的事业、我的梦想、我的未来都在好莱坞。”

“好,那我们就来一个十年之约。如果十年后你回来这里,你还没有嫁人,那就嫁给我!你敢吗?”

看着钱春生,周媚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举着酒杯绕过了钱春生的臂弯,两个人捧着这杯交杯酒,一饮而尽。

4

2007年8月,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倒闭。很快,贝尔斯登、花旗、美林证券、摩根大通、瑞银等相继爆出巨额亏损。这场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毫无衰退的架势。为了缓解这种情况,美国**签署一系列经济刺激法案,大幅退税、刺激消费,进而刺激经济增长,为的就是避免经济陷入衰退。这次“次贷危机”,查尔德的公司也未幸免于难,不过他还没急,明诚制药的李桦倒急了。他们的项目正处于研发的关键阶段,一旦查尔德的资金链断掉,项目就会前功尽弃。李桦无计可施,背着查尔德找到了韩要强,并且主动示好,希望能够和韩要强合作。

李桦这是给韩要强出了个难题,韩要强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考虑考虑。他心里很想继续合作,毕竟这个项目之前也是花费了不少精力。不过考虑到查尔德,韩要强犹豫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