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卷宗上的五个死者皆是途径旅客,都是自去年腊月以来,在金乌山山脚发现的尸体。
“去年八月,沅澧二水洪汛突至,鼎水河位于两水交汇之处水势亦是暴涨,洪汛过后,鼎水河段泥沙淤堵,两侧良田被毁。
这一段的水运尚在修复中,所以往来商客都只能走陆路,或是绕行,或是翻过近鼎山。我说得可对?”
展昭为了去更多县镇查访辱尸线索,他选的是绕行。可是依照卷宗里画的简易地图,从行船停靠的目平湖西岸至鼎州城,这一路直线捷径无疑是翻过近鼎山。
近鼎山,既是陶垚特意标注的别名为金乌山。
当下,陶垚遮遮掩掩地拿出卷宗,不难猜测外人定是不知,金乌山附近闹过至少五起奸杀命案。
展昭不免担忧言不周,想她为了赶路十有八/九会选翻山,也可能对潜在的危险没有准备。
“陶大人,这卷宗里并没提什么疑凶嫌犯,只有几张尸检公文。请你直言相告,金乌山到底有什么危险?五起命案的后续查得如何?”
陶垚无奈地叹气,表示并非他不尽力,而是真的力不能及,查不出更多凶犯的踪迹。
“展大人且看细看卷宗上的记载,上面提到那些死者都衣不蔽体,头发之中夹着枯枝残叶。
刑名师爷老刁干查几十年凶杀案,据他说年轻时腿脚未伤之前,曾经入山走过一遭苗寨。对于此次的奸杀案,他勘察现场后认为金乌山脚不是第一案发地。那些枝叶来自武陵山脉深处,只有南蛮部族可以出入。”
卷宗上也写得清楚,五个死者的死亡时间最早估计在三年前,最近估计在三个月前。
展昭岂会错漏这些时间差,死者有男有女,年龄更从十五至三十五不等,金乌山看起来更似一处抛尸地。
他还一个更可怕的猜测,行凶者是一个团伙。并非简单的几人协同作案shā • rén,而是有着jiān • shī癖好的危险分子们聚集到一起。
那些人的偏好对象不同,年纪、性别、长相等各异,这才出现了五位没太多相近处的死者。
依照陶垚所言来看,由于当地落洞的传说使然,此地的失踪案报案率不高。究竟有多少活人被害还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