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头疼的李世民
只不过,李世民却没耐心召见外面的使臣,这时候的他正在处理杜正伦。
当初让杜正伦任免为太子府左庶子时,李世民便嘱咐过杜正伦:
“太子有足疾只是小事,但却好狎昵小人,以致没好名声,你要时时规劝。如果他不听教导,你就来告诉我。”
而李承乾把李泰一脚踢出了长安,太子妃怀寻待产,自己又找到了人生真爱称心,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对自己身边时不时劝说的杜正伦又怎么会有好脸色。
杜正伦则是见规劝不了,便用李世民所说的话,拿出来吓唬太子。
但用李世民来吓李承乾,一次两次还行,但李承乾被吓唬得次数多了,受不了就直接上奏,把这件事情给揭开来了。
然后李世民尴尬了,李承乾生气了,至于杜正伦自然里外做不成人了。
李世民能怎么办,难道跟李承乾说,这件事情就是自己命令得杜正伦,就是自己让他做间人来监视你太子府的,那自己还要不要脸了!
更重要得是,你这杜正论连这么点事都担待不起,就算再有才华能力又有何用!
一瞬间,原本还是太子左庶子的杜正伦,直接被李世民一脚踢出朝廷,基本贞观一朝是不太可能重用了,毕竟这件事说得重了是离间皇家情感,说得轻了那也是宫中泄密。
简单的说,经过面对李承乾的几分尴尬后,李世民到底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
毕竟这一件事情是自己交杜正伦干得,只不过杜正伦干得不好,没有担当是他的错,但到底罪不至死。
所以李世民还是选择了以泄密罪名流放出去,思索了一下,原本打算丢到石州,但后来想了想,还是去交州啃甘蔗吧。
简单的说,杜正伦的政治生涯基本上是完了,至少李世民活着的时候是不可能入朝了。
当然,把杜正伦的事情处理好,就必须要换一个太子府少詹事。
想来想去,最后还是从群臣中挑选了张玄素这个硬邦邦的臭石头去管教太子。
毕竟整个大唐如果头号谏臣是魏征,那么下一个就是这张玄素了。
但这人忠直,看问题也有见解,最重要得是,作为李泰在御史系的头号大敌,在京城时弹劾李泰的奏章有一石,怕其中有八斗都是他写出来的。
即使如此,当初查证李泰在冬日时有没有虐待民众,他还是如实禀报,还了李泰清白。
所以张玄素不论是能力还是品性上,李世民都是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