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一百六十八章 岭南旧事

第一百六十八章 岭南旧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绝大多数的百姓随着对种田的熟悉,基本上也就在六株到九株间,想要让种子分蘖出更多的植株真的是需要沉淀更多的技巧。

分蘖技术的存在让百姓能留下更少种子,却能种植出更多粮食,增加抵抗风险。

当然这种技术最大的贡献,其实并不是百姓的身上,而是像是袁客师这种遇到了某些植物的种植时,就能够用这一种技术进行快速的复数增长。

否则真靠着一枚种子种植一颗植株,想把这种稻种进行推广,怕不是要十年起步。

“你厉害,你了不起!”刘神威忍不住的吐槽了一句。

不过,刘神威回过神,略带着几分惆怅的问道:

“那你是准备继续待在广州,不跟我一起回去了?”

“不了!”袁客师摇摇头说道,

“对于程总管来说,扫清了岭南的叛乱,种植出粮食让本地的人心安下来,让这周边自然稳定,所以班师回朝是理所当然的。

但越王让我留下来是为了制定广州,甚至岭南的时令,这不是短时间能制作出来的。

毕竟你也看到了这里就算是到了冬日,却也依旧绿意盎然,草木繁茂。

所以不能用中原常理看待,我怕需要在这里待上一段时间,才能把这当地时令理出来!”

刘神威听到袁客师这般的话语,倒也没再继续劝下去了。

因为刘神威也非常清楚,农业上想教会百姓精耕细作,那时令律法一定要制定清楚。

这是农耕的根基。

这时代的百姓大多数是没有读过书的,为什么好像华夏百姓是个人都会种田,最重要得就是这种农耕时令,几乎铭刻到了他们的骨子里,让他们清楚的知道什么时间要去做什么。

而靠着对农耕时令的了解,并且跟着时令耕作,华夏农民在工业化前秒杀了世界上所有华夏文明圈以外的其他地区的农民,这就是时令的意义所在。

只不过,时令这种东西需要慢慢修改,真的比种田都要来得麻烦,需要不断修正。

“既然如此,我就不劝了,过些日子,我便要跟程总管启程回长安了!”刘神威道。

袁客师说道:“记得把你在这边记录的草药以及早米稻的稻种带上。

这稻虽然吃水,但生长迅速,你把它交给越王,让他在长安那边试一试,看看效果如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