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杜如晦迷茫了
杜如晦此刻多多少少有着几分感怀,虽然杜如晦希望能维持住李承乾的太子地位。
但李泰的表现实在有些太妖孽了,就算当初的李世民也是十八岁有了救驾之功。
然而李泰呢,八岁就能治蝗,九岁治理一方却能欣欣向荣。
兄弱弟强,对其他百姓家来说说不定是好事,但对帝王家来说,这就注定了失衡。
这时候的李世民从容道,“一起去县衙说话,我要考核一下你的功课!”
“哦~好!”李泰听到这话,顿时失去了得意的神情。
至于李世民想要考核的功课,只能够说在颜勤礼监督下,李泰到底把作业都给作了。
很快,李泰簇拥着李世民来到县衙,李世民打量了一番,这县衙倒也算不上多么富丽堂皇,但也没多么素朴,显然李泰没有把心思放在这县衙的装扮上。
唯一不同的是,马周还在县丞位置上奋笔疾书,小山一样的政务,在被他不断梳理。
马周见李世民与杜如晦来了,连忙站起来行礼。
李世民摇摇手,便随意拿起马周处理过的政务拿起来看看,基本上都是些水渠通渠后的水流顺序安排,或者谁家家长里短的争端,又或者是徭役队伍的伙食与安保人员的安排。
总而言之,都是一些很细很繁琐,但又不得不让马周这个县丞做决定的事情。
“你这个县令倒是轻松,什么事情都让县丞给做了!”
李世民看了看额头出汗的马周,再看了看一脸无辜的李泰,摇摇头说道,
“你在这职务上做了些什么?可别说什么事情都是这马县丞来给你做的。”
“阿耶,您也太小瞧了我了!”李泰听到李世民的话相当不服气。
话语间,李泰马上把让白鹤给自己抄写的会议纪要给拿出来,“这就是我的功课!”
毕竟自己做得是规划,规划这种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忽悠也忽悠。
如果没会议纪要这种东西的佐证,自己基本上都在务虚。
所以李泰基本上每次做计划,都让白鹤做会议记录,精简之后就是会议的总结。
其中自己某些吹的牛倒是小事,真正重要的是,这东西证明自己干活了。
李世民接过会议纪要一个个翻阅,原本只是随意的翻翻,但是真看起来却越翻越慢。
李世民看完后沉默了一会儿,便把这东西递给了杜如晦,道,“克明,你也看看!”
杜如晦接过会议纪要翻阅了,这些会议纪要是整理过的,看起来相当的简单。
不过时间地点遇到的问题,开会的人物上面都有标注,所以看起来倒也并不复杂。
第一个就是发展高陵县到上上评价的条件,以及达到的方法步骤的三步走。
杜如晦看了看,心中做着评价,从高陵对整个关中的定位来说肯定对的。
就规划高陵的发展方向,李泰的规划完全没问题,根本就是为高陵量身打造的一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