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7.立志城的奠基
也是因为这些老海狼都是多年的异乡客了,城里会说东瀛话的人为数不少,李魁芝自己就会说娴熟的东瀛话,才能和松前藩的使者沟通,他撕毁国书,拿喇叭喊了一番东瀛土话之后,守军又取了火铳来,齐射一轮——这时候小炮还没吊上城墙呢,就这样,松前藩的武士也是面色大变,竟不敢来犯,悻悻然退去,在那之后便再不提驱逐的事情了,反而派了商船来,想和立志城开展贸易。
“生意是无不可做的!”周老七一听,立刻表态,万义也非常认可,颔首道,“这个自然,我们买地的活死人全都是这样的想法——不管怎么样,生意是无不可做的,我们倒怕他们不和我们做生意呢!”
两人相视一笑,也都是看出了彼此的未尽之意——对于高生产力地区往低生产力地区渗透来说,真不怕低生产力地区学去什么,反而怕的是没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以买地这里的种种政策,想要反向渗透过去,那真是太容易不过了。不说别的,在这高寒地区,第一个取暖,第一个伙食,这就是核心痛点!能解决这两大问题,就连哥萨克蛮子都能温驯下来,更何况是东瀛地区这些矮小羸弱的土著?周老七可是见识过罗刹人、哥萨克人的战力的,进了立志城港口之后,他就留心观察,在港口那些显然是异族的虾夷人和东瀛人,其战力和罗刹人哪里能够相比?料想也不会有多野蛮的,想要归化忠心,那就更是容易了。
“有了城墙,松前藩不敢妄动,这几年来,城内着实也吸纳了不少人口,”果然,万义下一步就开始说起他们是怎么吸纳虾夷人的了,也和周老七猜得差不多,这属于万变不离其宗的事情,不可能建新那里是一个逻辑,到了虾夷地又是另一个逻辑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农作物收获是真的高,这点让虾夷人非常羡慕,他们农耕技术很不发达,以渔猎为主,过冬必然艰难。第一年,我们起土豆的时候,就看到林间有好奇的虾夷人前来窥伺,这些人倒也是老相识了——我们一开始登陆的时候,就在他们的村落附近,我们就给他们食物,让他们来帮着干活,他们中也有人会说东瀛话,而我们也学着说虾夷话,就这样很快就熟稔起来,彼此能够交流了。”
为什么登陆点附近有虾夷人,这个就是外行的问题了,选定了的建城点肯定是依山傍水,又有暖流汇聚,适合定居的所在,也自然会吸引一部分土著前来定居。而且一般来说,土著人是不太敢袭击大船下来的乘客的,除了对陌生事物的敬畏之外,还有就是的确也打不过,对战力的判断也是很直观的。尤其是海岛土著,天然一般都比较矮小,光体型就不能匹敌,因此,一开始不会立刻爆发流血冲突,买活军这里拿点食物,很容易就换得了个很好的开局。
至于说语言,对这帮老海狼来说还真不是问题,李魁芝自己就会说多门语言,再学个虾夷语又能多难?因此,虾夷人很快便把这帮建城的华夏大人当做了天神般的人物,一有闲空,就会过来游荡,看看有没有活儿能帮着干。
“我们也是弄了个狡狯,一开始没主动提出教他们种地,而是让他们来帮着收成,第一年特地还种的是土豆——土豆在高寒地区表现是真好,第一年起土豆子的时候,那些虾夷人眼睛都瞪大了,还有人当即就跪拜起来的!”万义本身就是农业主官,这也是他的一桩得意事了,因笑道,“就看着这一窝子一窝子的起呀!和起不完似的,那大土豆都有两个拳头大,小的也有鸡子一样大,一窝一窝的,一亩地就够三五个人吃一冬天的了!”
“等到中午的时候,就现煮着吃,再一尝,好家伙,滋味不差!不必说了,就和我们说,不要工钱,想求种子,他们也种——这些虾夷人也是可怜,虾夷地这里能活的本土作物真不多,都是和苦叶岛的同族一样,到了冬天就吃存下的肉,杀海豹吃。淀粉在他们这里是好东西,都是拿着皮肉去和东瀛人换粮食吃的,他们这里没有耐高寒的水稻种、大麦小麦种……但猎物能打多少?没个定数的,每年冬天下雪以前,能打回多少猎物,就决定家里的老人能不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