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谋国而来
只要魏国能够用利益安抚住赵国、韩国、越国等盟友,逐步蚕食齐陈两国并从中取得大部分的利益,那几乎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若是这一切真的能够实现,到时候就算是秦国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就算是秦国占据了巴蜀之地作为后方。
整合了春秋时期晋国、齐国大部分力量,拥有了九州之一的青州作为其战略纵深,并且还有着赵国、韩国、越国、卫国等国家追随的强大魏国又哪里会惧怕秦国呢?
若是这个时空的时间线真的如同这样发展,秦国是否能够按照原时空之中的轨迹一统天下也或未可知。
不过上天终究是眷顾秦国的。
过去数十年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人们,魏侯魏击登位之后并没有按照魏文侯的既定战略执行,而是走上了一条四面出击、四方树敌的道路。
继位之初,为了打压南方逐渐从国内的dòng • luàn之中缓过来的楚国,魏侯魏击发动了三晋对楚国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失败让楚悼王芈疑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成为了昔日互为盟友、共同对抗强大晋国的秦国与楚国重新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之上。
其次,为了使得自己所选定的人选成为下一任的赵国国君,魏侯魏击果断选择彻底撕破脸皮,后来更是联合自己的盟友卫国一同入侵赵国国土。
这一战魏国的失败、赵国的胜利不仅仅使得魏国战无不胜的神话破灭,更是将赵国彻底推向了魏国的对立面。
至此,魏文侯精心规划的魏国战略已经完全落空,拥有了秦国、楚国、赵国三大对手的魏国最终陷入到了四战之地的局面之中。
常言道“双拳难敌四手。”,魏国在秦国、楚国、赵国三大强国的多面夹击之下又如何能够不会落败呢?
而这场大败的结果便是魏国丢失了包括河西、上郡还有的上洛之地在内的千余里土地,魏国的河东之地至此完全暴露在了秦军强大的兵锋之下。
为了扭转这一战略之上的劣势,也为了阻挡日渐崛起的秦国,明知道自己快要不行的魏侯魏击发起了这一次三晋伐秦之战。
伴随着秦国在北方、中部、南方三个方向的全面进攻,伴随着三晋联军的节节败退,伴随着东南之地的越国已经是烽烟遍地。
魏国已经是彻底输掉了这一场对秦国的战争,而这也就意味着魏国再也没有了角逐天下霸主的资格。
明白这一点的不仅仅有刚刚薨逝的魏侯魏击,魏国朝堂之上的诸位魏国重臣,而且还有魏国酒肆之中那些明晓天下大势的列国贤才以及听其叙述而心痛不已的魏国百姓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