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赵使临关
大司马赵平这番话语并没有丝毫夸大,作为赵国朝堂之上威望仅次于赵侯赵章的重臣,身为晋阳君同时也是出身于赵氏宗室的赵垣在朝堂之上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
如今赵侯赵章已经是深染重病甚至已经处在了死亡的边缘,若是作为赵国朝堂的撑天玉柱一般存在的晋阳君赵垣再有什么三长两短的话,那么没有了支撑的赵国朝局将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如今的赵国与当年的秦国形势是那般地相似,一来同样是国君身染重病,二来同样是继位的王子还年幼无法独自承担政务。
若没有晋阳君赵垣坐镇朝堂,那么今日的赵国说不定会重演秦国当年的悲剧,而这也是大司马赵平这个赵国臣子不愿意见到的。
“如今赵国正面临着十余万秦国与中山联军的进攻,若是国内再生事端,那么赵国便有可能陷入到极度危险的境地之中。”
“君上难道忍心看着自己与赵侯的大半心血就此毁于一旦吗?”
其实原本这些话语不是大司马赵平这个赵氏远支应该说的,但是面对赵国如今的危局,身为赵国臣子的他已经顾不得这般许多了。
万幸大司马赵平的这番话语确实对于晋阳君赵垣有所效果,在大司马赵平的不断轻呼之下,晋阳君赵垣最终缓缓睁开了眼睛。
“大司马放心,赵垣没事。”缓缓睁开双眼看着身旁大司马赵平脸上那夹杂着几分的焦急的庆幸神情,晋阳君赵垣带着几分宽慰的语气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大司马不惜辛劳千里迢迢、星夜兼程赶到前线,刚刚又对着赵垣说出了那一番话语,这足以可见大司马对于赵国的忠心。”
面对身旁晋阳君赵垣的夸奖,大司马赵平倒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君上这一席话语实在是折煞了赵平了。”
“大司马不必过谦,你的忠心我已经知晓了。”
说完这一句之后,晋阳君赵垣心中开始了思考,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够安全地从函谷关前与关内的秦国守军脱离接触。
在从大司马赵平口中还有那封由赵侯赵章亲笔书写的信件之中得到的消息,晋阳君赵章已经确定了赵国此刻危如累卵的局势,这更加坚定了领兵回师赵国、稳定赵国朝局的念头。
不过晋阳君赵垣有心回师赵国,但是有人却不会让他轻易地离开,而这人正是在函谷关与赵军对峙数月的秦将百里邑。
假如对面的秦军收到了赵国大军即将退兵的消息,势必会派出精锐趁着赵军防备不及之际展开突袭,到了那时候晋阳君赵垣麾下的十数万大军或许会付出不小的伤亡。
所以晋阳君赵垣要想顺利地带领着十数万回返赵国,那么首先就要瞒过驻守在函谷关中的数万秦军的耳目。
而这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
感到了这件事情的棘手,晋阳君赵垣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忧虑,而他脸上的神情则是将他的心理活动完全表现了出来。
一旁默默关注着他神情变化的大司马赵平见到他此刻脸上这般模样,随即带着几分好奇沉声询问道“君上,可是退兵之事有什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