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大厦将倾 (二合一)
现在的朱祁玉要是跑了,他没有了皇帝身份作为倚仗,绝对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性,连当初下落不明的建文帝都不如,只会在史书上面贴上妄图篡位的乱臣贼子的标签!
右都御史杨善的意思,不仅仅是朱祁玉懂,奉天殿内这群坐镇中枢几十年的老狐狸,谁还听不出背后的那套潜台词?
不管宫外还有多少效忠于朱祁玉的兵马,只要宫中禁军战场分出了胜负,谁坐上了奉天殿的这把龙椅,谁就将成为最终的胜利者。景泰帝就目前形式来看大势已去,是时候该“投靠旧主”,顺应天命了。
同时要能说动景泰帝朱祁玉主动跑路或者投降,或多或少还能在宫变中沾点功劳,日后太上皇登基犒劳有功之臣分点汤喝喝。
于是乎吏部侍郎赵新当即站了出来,义正言辞的禀告道:“陛下乃万金之体,容不得分毫闪失,还请暂且退朝避开兵锋!”
“臣附议少冢宰之言!”
户部侍郎赵伦同时表明了态度,他们这群六部副官跟主官处境不同,正好处于不上不下的位置。没有特殊机缘巧合的情况下,想要更进一步只能靠获取通天功劳,复辟之功无疑就包含其中。
几位六部级别大臣出来劝说,让景泰帝朱祁玉内心简直是又惊又怒,他毕竟登基继位还不到一年,哪怕在执政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成长,依旧做不到那种运筹帷幄的沉稳跟自信。
换源app】
此等情形下朱祁玉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只能把目光看向诸如于谦、陈循这样的阁部大臣。毕竟他们才是大明官场的核心重臣,一言一行代表着整个朝廷的风向跟立场。
只是面对朱祁玉“求助”的目光,阁部大臣个个脸色严峻,没有谁首先站出来表态。原因就在这群人几乎全部是宣宗、正统两朝提拔,于情于理朱瞻基、朱祁镇两父子对他们而言有着君臣大义。
家国危难之际,他们不愿让帝系脱离宣宗一脉,于是乎孙太后最初召唤的襄王朱瞻墡被否决,兵临城下又不可能让年仅两岁朱见深主事,这才退而求其次共同推选了郕王朱祁玉。
禅位诏书颁布之后,加之谁也不知道朱祁镇还能不能从瓦剌活着回来,这才让皇太后跟群臣彻底抛弃了明英宗,把目标放在了皇太子朱见深身上。
只要帝系法统能重回朱祁镇一脉,朱祁镇安心当个太上皇享受天伦之乐,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