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69 入东阁(二合一)

169 入东阁(二合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同样也是儒家治理天下的终极理想。强调施政者内修仁德,达到圣人的标准,然后施之于外,则为王道之政。

本来这种观念就有些理想主义,偏偏后世理学家们还不知变通。过分强调修身的作用,从而忽视了家国天下的王道,把理学给整成了“修仙成圣”的玄学。

所以沈忆宸后面那句话,就是在辛辣讽刺这类理学家。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宋元以来的儒者们像妇女一样,实在是令人羞愧。

平日里不干实事空谈心性义理,只能在大难临头的时候用以死报国的方式解脱,反而还留下了所谓的身后美名,成为了上品之人。

其实不单单宋末如此,明末文人很多同样如此。

“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

朱祁镇回味着沈忆宸这句话,仿佛栩栩如生的概括了宋末崖山亡国的历史。

与其等亡国临危一死报君王,不如平日里就关注国事、针砭时弊,以天下万民为己任,又何需沦落此等境地?

“沈忆宸,你还真敢说啊。”

朱祁镇说这句话的时候,就连“向北”字都不用了,而是直呼其名,语气仿佛带着一种警告的意味。

说实话,如果眼前的皇帝不是朱祁镇,换做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沈忆宸是绝对不敢说这番话的。

后世的狂生李贽,就在挑战礼法的道路上,给出了一个鲜活的案例。最终被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给逮捕下狱,从而自刎殉道。

但是明英宗朱祁镇不同,少年经筵日讲的经历,给他留下极深的阴影,导致他对于儒家理学并无多少好感。

另外庙号“英”字,代表着德性聪明,天资英武的意思。

虽然庙号这东西都是吹的,不像谥号那样还有贬义。但在某种意义上,也会蕴含君主本身的性格特征,英武就代表他喜好武事。

既对儒家理学没好感,又喜好武事。几乎注定了明英宗朱祁镇对沈忆宸学术言论,不会有太大的反感情绪,更谈不上什么因言问罪。

这样就是为什么,沈忆宸敢在皇帝面前肆意批判理学的原因。

沈忆宸明白朱祁镇的警告,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种试探,于是他大义禀然的回道:“臣深受皇恩,当放弃个人荣辱私利,为家国天下仗义执言!”

听到沈忆宸这番话,朱祁镇有些触动了,确实没有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的决绝,谁敢在皇帝面前如此直言?

“沈爱卿忠君爱国的赤子之心,朕感受到了。不过汝之观念过于激进,还是得沉稳谨慎些为好。”

朱祁镇虽然认为沈忆宸说的有道理,但是他的这番言语,实在有些惊世骇俗,哪怕身为皇帝都不敢认同宣扬,否则定会动摇国本。

于是只能鼓励称赞他的心意,却无法赞扬他的观念学说。

“臣明白。”

对于朱祁镇的表现,沈忆宸没有任何灰心情绪,相反得到的成果已经超乎意料。

自己的这番言语对于现在的大明朝而言,就是妥妥的异端邪说,几乎没人能接受得了。

别说皇帝还鼓励了一句,只要朱祁镇没有表现出厌恶训斥,对于沈忆宸而言都是一种胜利!

想要改变这个世界的思维,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办成,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至少让朱祁镇看到了另外一条截然不同的思想理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