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还有任柯。
任柯今年16岁,按照15岁方能升入成年组的要求,是满足条件的。
真的要一个16岁的少年挑起那么重的担子吗?傅笙想到了自己强行卡线升组的过往,越级打怪的艰难,青涩身体在高强度训练下不堪重负。傅笙捂住隐隐作痛的右膝。
过了一会,他敲开了戴教练的房门。
“明年c国队没人有能力带回来冬奥会的参赛名额。”傅笙说道。
“看不下去了?你的腿呢,医生说的全都忘了吗?老师还是那句话,没有你在天塌不下来。”戴文怀罕见的板起脸来。
“小柯就会被逼参赛。没有人在乎他顶着什么压力,没有人在乎他有多难。所有人都等着他带回来两个冬奥名额。”傅笙低头道。
“我们之前的想法是让小柯在青年组稳一年,奥运年直接升组,立刻拿出高难度让其他人措手不及。他在技术上很多细节要慢慢抠,最明显的是跳跃轴心问题。小柯的跳跃虽然轻易不摔,可是一直有轴心歪的毛病,全靠身体协调性和意志力挽救动作。你看,他赛场上的跳跃成功率比训练高15%,明显是比赛时拼命。小小年纪拼来拼去容易受伤,他总是把自己逼的太紧了。”傅笙又说道。
女单比赛的青年组选手仗着没有发育,方便开发出顶级难度,在刚进成年组的那个赛季秒天秒地。男单比赛的青年组和成年组是两个世界。和女单不同,男性的力量普遍在17-20岁之间快速增长,大一岁就多一分力量。成年组的自由滑比青年组多30秒并多一个跳跃。就是这短短的三十秒,让多少青年组大神因为体力问题,在成年组变成抽货,失误频频。
“我希望他升组完全是自己的想法,想去更高的平台,和最顶尖的选手竞争。而不是为了冬奥会有自己出线的机会拼死拼活。我当年没有的,都想让他有。”傅笙说道。
“这就是你要复出的理由吗?”戴文怀递给他一杯热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