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对马岛
而且在攻打日本的时候还吃了大亏。
还败了两次。
开战的理由和失败的理由都莫名其妙。
1260年,忽必烈在给高丽的一封诏书里曾说:“今也,普天之下未臣服者,惟尔国与宋耳。”
就是说,现在全天下还没有臣服于我大蒙古帝国的,可就只剩下你高丽和南宋了。
由此可见,在当时的忽必烈的脑海里还没有日本这个国家,或者说日本还没有引起忽必烈的足够重视。
直到1265年,忽必烈才从来元朝做生意的欧洲商人和传教士,以及高丽人那儿偶然得知在高丽以东的大海中还有一个岛国日本还没有向蒙古称臣纳贡。
此时的蒙古人正处于战争巅峰期,自信心更是爆棚。
寻思我都快把世界打完了,你一个如此弹丸小国,应当主动前来通好,现在你却不闻不问,闷声不响,成何体统。
于是,忽必烈想先通过派遣使者赴日交涉的和平方式,来使日本臣服。
1266年八月,忽必烈命人持国书出使日本。
国书里明显带有警告和威胁意味的国书到达了日本。
国书中写到:“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而欢若父子”。
你看,高丽的大人们、乡亲们都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跟着我大元朝混了,我们虽然在名义上是君臣,但却像父子一样快乐呢。
言下之意就是你要不要也来当我儿子呢。
日本在收到这样一封国书之后,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感,没搭理忽必烈,根本就没给忽必烈回信。
忽必烈又接连几年给日本下国书,让日本归降,但是日本一直不表态。
忽必烈让日本归降除了面子因素还有战略因素的考量,可惜忽必烈地理学的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