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尤其是村里的女人,她们才是最可怜的,在这种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更是严重。像家里不富裕的情况下,好的资源都是优先给家里男性享用,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金钱上的,都是如此。因为云水村这边的女人能受到教育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写出自己的名字都是算是很不错的。
沈潇云他妈妈,奶奶,太奶奶都没怎么接受教育,以前沈潇云读书的时候,家里的女人就叮嘱沈潇云一定好好学,多学点,长见识,也不止一次在沈潇云耳边唠叨,她们这辈子最在意的事,就是没能读书。
还是那种想要读书,想的哭都没有办法的那种。
比如医疗这方面,沈潇云打算先搞教育这一块,先来一些基础性的,成人教育。村里人白天需要干活没时间,可以在放工完了之后,吃过晚饭来学习知道,每晚上个两道三节课的样子,只要肯来,都可以免费接受这边的教育。
这也算是带动村里人致富的必要课程之一吧,只有接受的知识面广泛了,了解更为广阔的天地,眼界放长远,知道了许多事情的利弊后,权衡很多事情眼界和心态也不同,行为处事方面和外面相互接轨,才不会出现跟外面世界脱轨的现场发生。
而且,沈潇云想要让云水村摆脱那种让人误以为乡野之地属于愚昧无知,素质不行的代号。他想把云水村不光光是物质这方面提升上来,同样的,他还要把云水村里的村民整体素质素养也提升起来,让大人都做一个跟外面接轨,并且富有内涵的乡下人。
不光是生活富裕了,精神方面也要富裕起来,沈潇云心想着,一点点的把云水村往预期的方向打造,就像是打造一块美玉一样,细心的雕琢,让它完美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之后,沈潇云就开始积极的投入其中,当然首先要做的还是跟村里的长辈们打招呼,得到他们许可,然后再跟村里人开个会议,说明开办成年教育班的意义和对大家的帮助。
村里的长辈们是一直都把期待的目光投在沈潇云的身上,他们对于沈潇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看在心里,即欣慰又是感叹。
村里第一个出大学生的,也是年轻人第一个留守在村里,为村里做贡献,回报村子里的年轻人,他们把沈潇云当眼珠子一样宝贝着。
办成年教育这件事,村里长辈们听到沈潇云自己出资请人免费给全村人学习文化知识,像外面学堂里那样正常的上课,这些年事已高的长辈们闻言激动的无论伦次。
他们这里许多人都大字不认识几个,能够认识字的人算是非常了不起,而且非常幸运,让人羡慕的事情。
他们这辈子最渴望的就是能念书,能捧上那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本,拿上笔,写上自己的名字,写各种文字。
就算是年纪大了,他们心里头也会涌出那种想要读书的念头。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也没用人愿意教他们。
现在年纪大了,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居然有机会念书了,他们一时间心情彭拜,眼眶湿润,激动的不能言语,只能拉着沈潇云的手一个劲的说好,好,好。
“我们年纪大了,要是再早个几年的话,我们也可以坐到学堂里面了……”
“我记得小时候去放牛,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背着书包去上学的人了。就在村里子,那私塾里面,其实也不贵,可家里好多活没有人干,都觉得读书没有用,又不用去考状元,唉……”
……
沈潇云听到这些都有百岁高龄的长辈们唏嘘,听得出他们对读书的渴望,也有对过去的种种无奈,还有对未来云水村的各种感叹和期待,心情也是极度的复杂。
“不管是什么年龄的,哪怕像几位太高一样年长的也不要紧,只要愿意去学,学堂那边都会给发新书,新课本,新的笔墨,我既然开了这样的成年教育学堂,面向的就是云水村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肯学,肯坐下来,全部接受。”
“读书永远不会迟,就算年纪大又如何,书本上的知识学到了那就是自己的,别人也拿不走。每天多学一点东西,那都是赚到的,比如太高你今天认识自己的名字,会写自己名字,兴许明天就能写李家太高的名字,后天能写更多呢,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即便是外面,也经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多学一些东西,总是对自己有益处的。”
在沈潇云的一番开导和纾解中,这些年迈的长辈们在最初的不好意思,羞愧,甚至有的还怕自己年纪大了,被小辈们嫌弃,因此过分的别扭,内心惶恐且不安,在沈潇云的心里功课,和不断的开导后,慢慢的有意向打算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