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萧霁宁也笑着,眉眼弯弯地给京渊倒酒:“那京将军再来一杯吧。”
京渊知道萧帝死了,他也知道萧帝死前没说出新帝是谁,他还知道萧帝的托孤大臣里有他和京钺,所以萧霁宁现在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他也知道萧霁宁找他过来是为了什么。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只是他没料到,或许果酒也能醉人。
要不然为什么他一开始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就换成了另外的话呢:“好了殿下,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微臣已经喝了你倒的果酒,殿下深夜召微臣来此,想说什么可以说了。”
“我想……”萧霁宁原先没那么紧张的,甚至在京渊来之前,他都坚信着京渊一定会同意他的提议,只是临到此时,他的心跳的却十分快,顿了顿话音才能将那句话说出——
“我想京将军能够保护我。”
京渊闻言身体未动,只是掀了掀眼皮望着萧霁宁,静了一瞬后,问萧霁宁道:“保护殿下?”
“是的。”萧霁宁对京渊也有几分了解,他明白京渊是在等他继续把话说完,于是萧霁宁道,“京将军,你我都知道,父皇想传位的皇子是七皇兄,只是现在情况有些特殊,所以我恳请京将军能够保护我,一直到我七皇兄登基为止。”
萧霁宁明白最后登基的人是京渊,也知道京渊对帝位有野心,可这点就是他无论如何也要装作不知道的事,不然京渊很可能对他起戒心,所以只能说是七皇子。
他话音落下后,京渊垂眸不语,看似是在思索他的请求,可是京渊却没摸腰间的玉佩。
静默须臾后,京渊没有抬头,声音却压轻了许多:“殿下,微臣倒有一个法子,不知殿下可愿一听?”
萧霁宁道:“你说。”
京渊依旧低着眼睛,望着身前的酒杯,缓缓道:“谢相和萧默忠心耿耿,不偏倚任何一位皇子,殿下还有辅国公和微臣,殿下何不——”
说到这里,京渊才抬眸看向萧霁宁,淡声问道:“自己登基为帝?”
萧霁宁闻言神色也未曾改变,只说:“同样的问题,京将军曾经在一品楼已经问过我一遍了。如今我的回答依旧不变。”
京渊还是劝他:“可殿下,今时不同往日,微臣希望殿下三思。”
彼时萧帝还没死,有机会立下新太子,那时萧霁宁就算有心为帝,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可如今萧帝已死,又未明说新帝之名,萧霁宁兵权有京家,朝堂有辅国公,他与七皇子八皇子交好,就算他登基七皇子八皇兄心有不愿,也不会明说,都会支持他。
就算他京渊这个将军看上去不那么值得相信,但萧霁宁如果想要登基,就必须信他。
京渊说这些话的时候,双目一直盯着萧霁宁的眼睛,这双杏眼他看了几十年,几十年一如既往的干净明澈,在里面什么都看不到。
可他就是不信。
他很想看看,在这样巨大的诱惑下,萧霁宁对帝位是否真的还是不心动——他的眼神,是否还能继续干净。只是京渊到底想从那一双眸子里看到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他听到萧霁宁说:“我无需三思,因为我从未有过那个念头。”
此言此语,便是在表达他对帝位无心了。
京渊听完萧霁宁这似乎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话,他望着茫茫月色下眸光坚定干净的少年,心中忽地涌起万千思绪。
从他出生到现在的二十五年了,京渊只知道他们京家有个“不可违背”的家训,那便是永远听命于皇帝,永无二心。
就是这份忠心,才换来京家如日中天的权势和富贵——还有皇帝的绝对信任。
他年纪轻轻便官居二品,位近公候,父子二人共同掌握着整个大萧近乎一半的兵权,却不会引起皇帝的猜忌,甚至还被萧帝钦点为托孤大臣,来年待新帝登基位稳,他们父子便是元老大臣,这是何等的荣华?
可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哪个皇帝不多疑?要想获得皇帝的信任何其容易?而为了这份荣华,为了这份信任,他又需要付出多重的代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