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这种防御措施真的非常巧妙,这就使得,即便是有人到此,很容易就能顺利的打开了石门,并且开启门后的墓室。这个时候,见到墓室出现,来到这里的人也不会产生任何怀疑,但是只要他们进入错误的墓室,等待他们的结局,也只能是那间墓室成为了他们的坟墓。
我长出了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很快我就看到墓室的两边各有一个不大的青铜灯台,说是不大,但是也有半人多高,之所以说它不大,是相比于汉代之后的墓来说的,毕竟单桓国时期的冶金技术,还没有达到汉代那样的娴熟。
青铜灯上,上雕夔纹,下刻回纹,上中下三个灯盘,应该是用来放灯油用的。历经数千年,青铜灯上早已布满绿锈。元宵看着两个灯台,不由的叹了口气,我知道这小子心里又在盘算什么,不禁无奈的笑了笑。
我们继续向前,通过周围的伙计照向四周的手电光我看得出来,这同样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只是这个空间里充斥这黑暗与未知,我们每向前走一步,浓重的黑暗就会劈头盖脸的压下来,但是我也终于发现了来这种地方人多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壮胆!走在这样的地方,简直和我们刚刚四个人进来的时候,那完全就是不一样的感受!
此时我也顾得上打起手电,看一看墙上的壁画和地面上的一些摆设布局。对于墙上的壁画,我却感到失望,这些画的内容,显得非常的程式化,无非就是君主文治武功的一种表现。壁画的表现形式气势磅礴,虽然这其中也许蕴含着珍贵的史料文献价值,但是我不是考古的,就是个倒斗的,这些东西真的提不起我的兴趣。
我们又向前走了一段距离,忽然间最前面的伙计,突然停下脚步,惊呼了一声,我们赶紧过去一看,之间在我们前方的不远处,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影,真的是非常的巨大,看样子至少有三层楼那么高。所有人一下全都愣住了,一些伙计立刻举起了枪。前面这个巨大的东西,在黑暗中散发出一种巨大的压迫感!
我们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伙计们开始向两边散开,对那个东西形成了一个包围的态势。
而当我们真的靠近它,看清楚这个巨大物体的真实面貌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在我们面前的竟然是一棵树,而且不是一般的树,这是一棵巨大的青铜树!我完全被震惊了,我刚刚还在猜测单桓古国时代青铜的冶炼技术也许还不熟练,所以不会出现较大的青铜制品,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活生生的打脸了!
眼前的这个东西,简直可以算得上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我知道目前已知公认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司母戊鼎。司母戊鼎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说起来真的已经非常的大了,但是跟此时我们看到的这棵青铜树一比,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虽然我们无法搬走这样一件庞大的物体,但是能够亲眼见到这样一件东西,每个人都显得很激动!这种东西如果放到外面,那绝对是国宝级的,如此巨大的青铜树,即便是三星堆遗址的八棵青铜神树,也难以和它的价值相抗衡。
这棵青铜树看起来铸造的十分写实,树干差不多有一抱之粗,而且修造者对于一些粗壮的树根都细致的进行了体现。树干上面是显得十分茂密的枝杈,无数的枝杈和树干相互交叉。
只是有一点让我有些奇怪,整棵青铜树其他的地方都很写实,唯独枝叶的部分采用的一种卷曲的形式来表现,树枝扭曲,树叶盘旋,也许是为了让整棵青铜树看起来显得很茂密,但是细看之下却让人看起来感觉十分的不舒服,就好像树上盘踞着一条条的蛇,这让这棵青铜树,散发着一种十分诡异的气氛。
我们举高手电向青铜树的最上方照去,就发现在这棵“树”的最上方,还有一个个的半米左右的小黑影。一行人仔细看了半天,良久,元宵犹豫着说道:“看着好像是,很多的,鸟?”
“没错,看轮廓确实是鸟的样子!”我也看清楚了那些小黑影的样子,开口说道。
“我的天,”孔雪努力的踮着脚尖,向上看着,“这些鸟看起来好像也是青铜铸造的,你们看,还有金属光泽呢!这种技术,真是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