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袁安的这几铲下去,马上就发现了问题,这些土里掺杂了一些石灰膏土。在这茫茫大山中总不会有什么建筑工程,唯一可能的就这下面有一座古墓。
因为在南方雨水较大,所以古墓建造的时候,为了让古墓更加坚固,并且具有一定防水的功能,会用上比较粘稠的膏土,而且古墓中也会用到生石灰进行除虫。这样的土层改动,必然会影响周围的植被。所以,袁安综合这些情况,很快的定出了这个古墓的格局图。
古墓的建造绝大多数都采取顺势而为,或者坐北朝南,或者坐西朝东,在方向上从来都是讲究正南正东。以此时的山势,袁安起初判断,这座古墓定会顺山势,坐北朝南。然而当他把这座古墓的格局定出的时候,袁安就是一愣,因为他脚下的古墓不但不是顺山势坐北朝南,而且根本就是方向不正,整座古墓呈现出,面朝东北的格局。这让袁安大为不解,自出道这些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奇怪的古墓。
尽管这古墓的格局让他疑惑不解,但是这个发现让袁安很兴奋,这样一座不合常理的古墓,更加坚定了他要一探究竟的想法。
可是此时天色还早,现在动手的话,很容易被人发现,于是他决定晚上再来,顺便准备一下应用的东西。
当天夜里,袁安带起东西,再次来到这座山梁之上。尽管是晚上,他也不敢点灯,夜深人静荒郊野岭点着一盏灯,实在是太引人注意了,好在当天的月光还算明亮。借着月光,袁安确定了盗洞的位置之后,就舞动开手里的钢铲,一个倾斜的盗洞很快就打了下去。
袁安的盗洞位置打的十分准确,一直达到了墓墙和墓顶的交汇处。之所以打到这个位置,是因为墓顶是整个古墓建筑最坚硬的部位,当然也是最没可能有机关的部位。要想从墓顶下去,只能使用炸药,行话叫大揭盖。
而墓墙则是最容易布下机关的位置。比如流沙,碎石,强酸,水银等等,都有可能被布置在墓墙的夹层里,袁安的盗洞打到墓墙顶端位置,即便是有这些东西,量也不会很大,完全可以应付。
袁安摸了摸墓墙,心里大概明白了这座墓的结构和年代。这是一座秦汉时期的古墓,采用的也是当时比较常见的结构,也就是竖穴土坑辅以空心砖墓墙,墓顶为条石横梁加白膏土。袁安轻轻的起下一块青砖,放在手里点了点,然后又小心的晃了晃,以确定砖里没有强酸火油或者是水银。
然后在慢慢敲掉一些空心青砖,把洞口扩大。袁安打开手电向墓墙立面照去,里面漆黑一片。袁安清楚,这种竖穴土坑,而且像这种小规模的,结构比较简单,最多两室,甚至很有可能只有一室,这样的话,棺椁应该就在洞口的正下方,而且恐怕不会有太多的陪葬品。可是此时,袁安关心的并不是这一趟能赚多少钱,而是想弄清楚这个古墓这种奇怪布局的原因。
由于害怕墓穴里空气污浊,袁安屏住呼吸,小心的向下看了一下。这一看,袁安心中就是一凉,因为这座古墓建造不是那么精密,结构也简单,现在墓室下方已经进水,积水混杂着泥土,使得墓室里充满了泥浆,而且看起来还很深。
袁安把身子退回来,心里有些失望,看来这次真的要无功而返了。尽管他非常想弄清这座古墓的秘密,但是他也决不能冒险跳进不知道深浅的泥坑中。
不死心的袁安,又用手电照了照四边的墓墙,希望能有一点收获,可惜仍旧是一无所有。袁安失望的叹了口气,而就在他一低头的时候,他忽然看到在泥浆的中间似乎漂着一个东西。
袁安连忙用手电仔细的照过去,就发现浮在泥浆上的是一个黑色的木匣。袁安一看心里就十分惊喜,一个木匣被泡在泥浆里这么多年,竟然没有腐朽,由此可见这一定是个宝贝。
“捡到这个匣子也算不虚此行。”袁安暗道一声,目测了一下,自己这个洞口到泥浆的距离,然后用脚勾住边缘,使了一个倒挂金钩,把身子垂下去,伸手去够泥浆上浮着的木匣。
这袁安也是艺高人胆大,洞口下面满是泥浆,如果一旦头朝下掉落,那是必死无疑。不过着袁安也是够幸运,他把身子垂下,把手臂伸直,将将刚好够到那个木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