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当然,这也是因着这一时期,儒家还不是主流,更非治政之显学,文臣武将还没有被儒家玷污。
整什么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甚至泯灭任性的那一套。
还算尊者人的天性。
当然了,
此时的儒家跟后世的儒家也有很大区别就是,夫子本身就是一个尊重天性之人,并没有后世所谓大儒的腐朽、古板。
正因为战国的这种风气,招降变得相对容易。
乐毅战败之后,原本都做好了被杀的准备,不想,秦墨亲自去请,以礼相待,希望乐毅能为越国效力。
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下来。
“王上,蓟城周边的饥荒还在继续,甚至可能大爆发,该如何处置?”
问话的是贾诩。
在攻灭燕国之后,贾诩就卸下军师之职,将军中事务悉数交给李牧、乐毅二将去处置,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燕地的接管、安抚中去。
随军出征的异人,已经悉数到岗。
秦墨道:“先从军粮中调拨一批粮食应急,在各地搭设粥棚施粥。后续,我会运来足够多的粮草,以解百姓之困。”
这可不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机会。
“王上仁慈!”
贾诩深深行了一礼,对王上所处之世界又多了一分好奇,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么粮食好像吃不完一样?
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