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元朔四年(一)
白馨歆轻笑一声,对董仲舒和窦非说道:“两位就莫要再夸奖我家将军了,再夸赞下去,我家将军非乐上天不可,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了!”
“哈哈......”众人顿时大笑。
“对了,两位今日来此,不会就是为了跟我说这些马屁之词吧?”秦城笑道。
窦非和董仲舒随意正色起来,董仲舒更是挥了挥手,不多时,就有几个仆人抬着几个大箱子走了进来。
这几个大箱子,满满的堆放着一卷卷书简。
董仲舒向秦城拱手道:“自大将军将著述新学这件大幸事交给老朽之后,老朽夙兴夜寐,不敢轻慢,与窦兄忙碌三载,终于将新学之说论述了个七七八八。现在,新学既成,便迫不及待拿来与秦兄共赏!”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让你看了之后给提提意见,我与董兄再行修缮。”窦非接着说道。
“终于成了?!”秦城大喜,当即起了身,走到几个大箱子面前,细细端详一阵,忍不住心潮澎湃,遂转身向董仲舒和窦非大礼道:“新学既成,必定影响我华夏往后千万年的历史,往后,凡是我中华之地的民众,便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之学,这乃是真正的大道之学!是能让我中华屹立于世界最深厚的文化资本!”
秦城越说越激动,说完情难自已又向董仲舒和窦非行礼道:“我替中华千万年历史,亿亿万民众,谢过两位了!”
说罢,大礼拜倒。
“秦兄,这可如何使得?”董仲舒和窦非当即大惊失色,董仲舒更是眼一热,随即热泪盈眶,回想起这辈子的志向,不就是想为中华立一门永久的治国大道之学吗?还有这几年的辛苦,到处拜访名士风餐露宿,查阅典籍不分昼夜,如今新学初成,首先能过得到秦城这位首倡者的如此肯定,如此高的评价,董仲舒如何能不感动万分?
自古名士,不患富贫,而患没有知己,董仲舒正是如此。
当即董仲舒和窦非都拜倒还礼,两人道:“秦兄如此谬赞,实在是愧不敢当。”
好一阵折腾,秦城最后才说道:“两位放心,这些时日我必定认真研读,以不负两位之劳苦。”
“如此,我俩便放心了。”董仲舒已经不能言语,窦非便说道,“新学初成,定然还有不妥当完善的地方,秦兄可要多指正些。”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