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她一直以为宋萧早早没了性命,原来他没有被庆隆帝处死,看来庆隆帝是故意用这样的方式,用其他皇子、公主的性命当幌子,好让宋萧顺利逃出宫。
可是,宋清辞该不该去见宋萧呢?
细细想来,为何宋贵妃一开始主动拉拢宋清辞,看来宋贵妃最开始就知道了宋萧的存在。既然宋贵妃知道,太子又岂会不知?
太子肯定是不会放过宋萧的,但在宫里的那两年,宋清辞与宋萧关系还不错,宋萧曾帮助过宋清辞。
她初进宫时,给她送来的份例总是短缺,那些太监瞧着她不受宠,又是在宫外长大的,不把她当正经主子对待,她去找皇后,皇后不愿插手这件事,当时宋萧恰好在一旁,替她向皇后说了话。后来,宋萧也去找过她几次,遇见哪些太监对她出言不敬,宋萧当即就训斥了那些太监。宋萧以为宋清辞是庆隆帝的女儿,是他的亲姐姐。
宋萧帮助过她,对她有恩,况且有些事情她也想亲自问一问宋萧,她决定与宋萧见面。宋清辞去见宋萧,当然不是孤身一人,裴行璟在她身边安排的有护卫,她带了几个侍卫去城外的寺庙。
宋清辞犹豫过要不要去见宋萧,毕竟宋萧出现在凉州,意味着他肯定投靠了留王。而留王藏匿宋萧与凉州,可见存着不轨之心。宋萧是前朝的嫡皇子,费力逃出宫外,他很可能也和留王有一样的造反之心。
但宋清辞最终还是决定来见宋萧,她不是要以身犯险,只是她与宋萧相处了两年,对他有一定的了解。
在她进宫那年,宋萧才十二岁。为了在宫里生存下去,当时宋清辞常常去向前朝皇后请安,毕竟皇后掌管着后宫事宜,她要想在宫里好好的过下去,自然要找一个靠山。
宋萧是前朝皇后的儿子,宋清辞不可避免的与宋萧见面的次数多起来。宋萧虽然身上有身为皇子的高傲和骄纵,却并非心狠手辣之人,宋萧替她教训过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内宦,也给她送来过荔枝、珍珠、古书等东西。她半路进宫,宫里原先的公主、皇子并不将她当成一回事儿,宋萧却不曾对她说过难听的话,总爱称她一声姐姐。她还陪着宋萧读过一段时间的书,两人虽然不是亲姐弟,但宋清辞心里是拿宋萧当弟弟看待的。
宋清辞了解宋萧的为人,所以,她觉得宋萧不会故意设下埋伏来与她见面。再者,宋萧并不知道她不是庆隆帝的亲女儿,那就更没有害她的必要。
城外的寺庙破旧荒凉,宋清辞刚进去,就听到久违的熟悉的一声姐姐。
宋萧笑着朝她走来,“姐姐。”
宋清辞应了一声,打量着他,“你长高了,也长大了,有好多变化。”
宋萧身上穿着布料普通的青色袍子,束着高马尾,少年郎身躯高挑,像抽节的竹子,白皙的肌肤现在黑了不少,说话声音也粗了些,看着不太像以前那个生活在富贵堆、衣着打扮精致无比的嫡皇子,倒像是意气张扬的普通人家的少年。
突逢巨变,宋萧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看不到他身上流露出来的骄纵,给人的感觉更加成熟,那一双眼睛依旧湛黑清亮。
宋萧嘿嘿笑起来,“我确实长高了不少,姐姐你现在只有我的肩膀高呢。”
宋萧又道:“姐姐,今天上午见到你的时候,我盯着你看了好久,才敢确认是你。当时我心里高兴坏了,我以为不会再见到你了,没想到在凉州城见到了你。”
宋清辞笑着道:“我也很惊讶,我没想到你还活着。新朝建立,传出来的消息是宫里那些皇子、公主都被赐死了。”
宋萧眼里的光暗淡下去,“为了让我逃出宫,父皇赐死其他皇子与公主,当时我不知父皇会这样做,若不然,我宁愿一死,也不愿这些兄弟姐妹为我丧命,是我对不起他们。”
宋清辞明白宋萧心里承受的愧疚,牺牲了手足的命,换他一人活着,愧疚如高山般沉重的压着人心头,让人时时刻刻喘不过气来。
她轻轻的安抚,“谁都无法预料悲剧的发生,宋萧,愧疚可以,但你不能让自己一辈子活在愧疚和痛苦之中,你更要好好活着,问心无愧的前行,跟随自己的心行事,这样才是真正的不辜负为你牺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