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 第460章

第460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如陈舟,赵非,宋广一样带着子弟来求学的人,却也不在少数。不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便是有志气的人。

还有不少是商人人家。

负责这座学堂的十位老师,都是衣冠楚楚,很容易获得人的好感。也有衙役在维持秩序。

陈舟,赵非,宋广三人乖乖的带着子弟排队,等轮到他们的时候,再为子弟登记。办妥之后,老师告诉三人,初八便可以来上学了。

.............

张家里。

就是关平上山打猎,用言语吸引下山的第一批山民。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张邦还活着,就是身体虚弱,不时生病。

他也不做里长了,把里长的职位让给了儿子。

这很正常,里长这个职位虽然也需要官府任命,但一般都是里中推举人选的。张邦的儿子也是有声望的,子继父职,倒也正常。

张邦这七老八十的老人还没死,却是他的顶头上司亭长死了。现在亭内换了一个亭长,叫王海。

人不错。

其实说来,房陵的官吏人都不错。

张邦年前生病,年初却好了。这日正在院子内晒太阳。忽而听到一阵敲锣打鼓之声,不久后,新亭长王海,便来到了张邦家中。

虽然张邦的儿子做了里长,但官吏们来到张家里,却还是要先找张邦的。

张邦连忙请王海来到大堂内坐下,王海坐下后,便与张邦谈起学堂的事情。王海感叹道:“当年我蒙学,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因为能读书识字,才当上了亭长。而现在明将军能开办学堂,给童子蒙学,真是百姓之福啊。我已经让族中的七八个子弟去上学了,老先生意下如何?”

“去,全部去啊。只有读书识字了,才有出息啊。”张邦本身就是个士人,他闲来无事,便教孙子,曾孙们读书认字。

但他太老了,教不动了。正打算今年请一位蒙师回来,一听有这等好事,连忙唤来了儿子们,将年幼的孙子,曾孙一起打包,送去上学。

不二话。

学。文学乡。

这座位于房陵县山脚下的小城镇,最近经过了扩张。原本的小城墙没有拆掉,但是城墙外的田地,被官府收购了下来。

官府出了高价,没有欺压百姓。

田地收购下来之后,进行了建造房舍,修葺平整的道路。

这座城镇开始繁荣起来。这使得房陵县内有了两座城,一座便是房陵城,一座便是文学城。

扩张是理所当然的,去年的时候这里只有四百多位学生在学习洛阳官话,拼音,课程。

现在那一届已经毕业了,成了光荣的老师、

在关平的慷慨下,第二届足有二千多学生。整整二千人,加上随从而来的家属,乃至于家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