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阿嫣蹙眉,“那是伯母挑的吧?”
“是啊,当日老夫人说谢家是王侯,咱们的陪嫁人手不可太简薄,特地让大夫人挑了几个做粗活的充数。”卢嬷嬷年纪最长,对这些也极留心,稍稍压低声音道:“这彩月原是大姑娘身边的人,不算亲信,却也能庭前伺候,不知怎就被塞到了充数的人里。”
“自是伯母不甘心,想留个眼线。”
阿嫣很清楚王妃易人之后伯母有多不甘心,遂叮嘱道:“平时多留意些,她若不安分,寻个由头打发了。对旁人也留心些,没准儿还有存着二心的。”
玉泉应命,因时近晌午,先去安排午饭。
饭后午睡解乏,亦消尽满身疲惫。
阿嫣缓过劲儿来,瞧着偌大的庭院屋舍,便让田妈妈将近处伺候的仆妇丫鬟都召到跟前,算是彼此认个脸。
……
当天夜里谢珽没露面,想必宿在了书房。
阿嫣见怪不怪,自管歇下。
次日从照月堂回来,阿嫣总算得空打理起了嫁妆。
既是嫁入王府,陪嫁自然不薄。
长房单独给楚嫱的东西她半点儿都没碰,如今的嫁妆大抵有三块。
头一块自是楚元恭和吴氏给的陪嫁,京城的几处铺面田产,早在跟乔怀远议亲时就备下了,都在长安城,仍由吴氏帮着照看。其二是皇家赏赐和谢家送聘添到嫁妆里的,多是魏州的庄子田产,阿嫣这会儿顾不上,交给了外头的管事去打理——
那是卢嬷嬷的儿子,靠得住。
第三块么,如今就摆在隔壁院子里。
整整齐齐二十来个大箱子,里头有不少珍贵的器物摆件,是按着王妃妆奁的规制,由宫里和礼部帮着凑起来的,像是嵌着宝石的如意冠、饰以珍珠的熏貂冠、珊瑚翡翠、玉柄香珠、赤金簪、碧瑶耳坠等,不一而足。
当日楚嫱瞧见单子时,眼睛都直了。
如今都在阿嫣手里。
除此而外,还有几个箱子,是阿嫣连夜收拾出来的,里头有祖父单独留给她的书画,徐太傅送给她的名家书画,都是阿嫣心头的珍宝。还有两箱话本诗集之类的杂书,是她这几年攒下来的,特地带来解闷,过两个月徐元娥约莫还能再派人给她送些新搜罗的来。
最笨重的那个箱子里装了架箜篌。
阿嫣亲自过去,让人小心翼翼地抬出来,摆到她住的侧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