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大崩溃 > 第十章

第十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蔡继刚静静观察了一下,西面缓坡下苟营长带着部队在佯攻,打得正热闹。日军士兵们伏在山坡的棱线部不慌不忙地向下射击,他们的背部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蔡继刚等人的枪口下。

蔡继刚轻声发出命令:“听着,最左边那个机枪手是我的,光亚,那个dàn • yào手是你的,弟兄们,从沈副官以下顺延,每人瞄准一个目标,以我枪声为号。我们13个人,除了机枪手铁柱,第一排枪必须放倒12个敌人,不许放空枪!铁柱,你在右边高一点的岩石上架好机枪,等大家第一排枪放过后全力扫射。”

“是,长官!”铁柱端起机枪行动起来。

蔡继刚端起汤普森***,调到单发射击位置上,然后举枪瞄准日军的机枪射手:“听我数到三就开火,一、二、三!”

“啪”的一声枪响,日军机枪手的后脑勺上爆起一团血雾,他身子一挺,扑倒在机枪上。与此同时,满堂和其他士兵也扣动了扳机,排枪响过,11个日本兵立刻成了枪下鬼。其余的日本兵还没来得及反应,铁柱的机枪就狂叫起来,日本兵成片倒下。

蔡继刚持枪一个前滚翻扑到一块岩石后面,身子没落地枪就响了,一个日本兵头部中弹栽倒。日军机枪扫过来,密集的子弹打在岩石上,火星飞溅。蔡继刚又是两个横滚变换了位置,“啪啪”两个单发又撂倒了两个日本兵。

沈光亚的战术动作也很娴熟,他在向前跃进中不时用短点射掩护着蔡继刚,不但枪法准,连投掷手**的落点也很准确,一眨眼工夫,沈光亚已经向前跃进了五十多米。

满堂和警卫班的弟兄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战术动作。军人们都知道,使用***是需要一些经验的,如果是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往往是将扳机一扣到底,用连发速射把弹匣中的子弹一口气打光,而有经验的老兵则是用短点射的打法。蔡继刚把***使用得如shǒu • qiāng一般自如,他像只青蛙一样翻腾跳跃,不停地变换射击位置,从一块岩石后跃进到另一块岩石后,手中的***啪啪响个不停,只见枪响人倒,弹无虚发。

沈光亚也配合得很默契,蔡继刚的单发射击刚一停顿,沈光亚的短点射马上就打响,两人之间的巧妙配合使火力保持着持续状态。

这时蔡继刚突然跃起打出了一个长点射,对面的日军士兵们早被他精准的枪法吓破了胆,立刻伏下身子不敢抬头。蔡继刚回头吼了一声:“弟兄们,学我的动作,向前跃进!”

警卫班的弟兄们纷纷跃过岩石向蔡继刚靠拢过来。

蔡继刚举枪又是一个长点射,然后右手拇指一按退弹钮,手腕一磕,弹匣脱离枪身滑落到地上。他左手已然握着一只新弹匣,“噔、嗒”两声脆响,新弹匣刚刚装好不到一秒钟,枪已经打响,又是一个单发,子弹洞穿了一个日本兵的胸膛。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绝无一丝磕绊。

战斗经验老到的沈光亚一眼就看出了名堂,蔡继刚装好弹匣后没有拉动枪机上膛,手里的枪就打响了,这是因为他枪膛里还剩了一发子弹,把这颗子弹发射出去,新弹匣中的子弹就会自动上膛。自动火器玩到这个份上,就需要射手在战斗中保持极冷静的心理状态,在射击中仔细记住子弹发射的数量,一个30发的弹匣要精确计算到已发射29发才能达成这种效果,为的是节省拉动枪机将子弹上膛的两秒钟。不能小看了这两秒钟,在战斗中哪怕先敌开火秒,结果也会大不一样。

到底是弗吉尼亚军校的高材生,其深厚的战术素养使士兵们佩服得五体投地,跟着这样的长官当兵,真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这时西面缓坡上传来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苟营长带着部队铺天盖地冲上山顶。剩下的几十个日本兵终于顶不住了,他们慌乱地朝北面的秦家坡退去。这时埋伏在旗杆岭和秦家坡结合部的刘昌义警卫连突然开火,四五挺轻机枪组成的火网把跑在前面的日本兵撂倒十几个。剩下的日本兵又慌不择路,朝东面山崖方向退来。这下子又撞在蔡继刚警卫班的枪口上,铁柱的机枪立刻咆哮起来,日本兵们又被打倒一片。

蔡继刚指挥三路人马步步紧逼,将残存的三十多个日本兵逼到了悬崖边上。这些日本士兵已经没有了子弹,他们纷纷上刺刀,虎视眈眈地盯着慢慢逼近的国军士兵,准备作困兽之斗。

暂15军警卫连的张连长向他的士兵们发出命令:“弟兄们,别开枪!给我上刺刀,老子倒要看看,玩起刺刀来谁怕谁?”

苟营长推开士兵,一步步走到前面,他两眼血红地低吼道:“就剩这几个龟儿子了,还耍个球啊?机枪手,把机枪给我!”

一个机枪手心神领会,立刻将轻机枪送到他手里,苟营长不动声色地拉动了枪栓,慢慢将枪口指向日本兵们。此时全体国军士兵们安静下来,大家都杀气腾腾地盯着濒临绝境的日本兵们。

突然,苟营长爆发出一声瘆人的长号:“啊……”他手中的机枪喷出长长的火舌,子弹疾风暴雨般呈扇面扫去,日本兵们在弹雨中手舞足蹈地痉挛着倒下……

枪声停了,战场上一片寂静。苟营长的精神仿佛刹那间崩溃了,他呆呆地扔下枪口仍冒着青烟的机枪,双膝一软慢慢跪下:“李司令,我的老长官,我苟戴华总算给你报了仇哇!老长官,我的老长官,你一路走好,我苟戴华下辈子还跟你当兵!我的老长官啊,我们来生再见!哈哈哈哈……”

苟营长的狂笑声忽然转了调,变成一长串令人心悸的号啕声,这哭声在山谷中引起悠长的回声,在场的104师的军官士兵们纷纷跪下,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哭声……

满堂等人和暂15军的士兵们无不为之动容。

这时铁柱突然发现蔡继刚和沈副官都不见了,警卫班的弟兄们慌了神,连忙分头去找。大家从悬崖边一直走到旗杆岭的西头,再折向北往秦家坡走去,一路走一路高喊:“蔡长官,沈副官……你们在哪里?”

在秦家坡通往旗杆岭的一段石板路上,沈光亚在一边端着***警戒,蔡继刚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一堆36集团军士兵的尸体旁,傍晚落日的余晖斜照在他身上,呈现出一片金红色的光泽。满堂等人看到这样一幅悲壮的画面:李家钰卫士们的尸体散卧在周围,各自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有的右臂前伸紧握shǒu • qiāng,有的仰面倒在战友的尸体上,最后死去的一个卫士竟然以战友的尸体为依托,持枪作射击状,被削去半边脸的头颅无力地靠在**上,枪栓和扳机上糊满了已经凝固的鲜血……

李家钰的遗体静静地躺在卫士尸体的中间,他的军服上,甚至连皮靴底上都布满了弹孔。显然,日军士兵们唯恐这个中国将军不死,竟然用机枪对他的遗体进行过扫射。

满堂发现,李家钰脸上的血迹已经被蔡继刚擦干净,这位陆军中将神情坦然,仪态安详,仍保持着生前的威严。

蔡继刚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记录:

“是役,我36集团军总部人员在旗杆岭遭到日军经过化装的野战部队之伏击,兵力约一个中队,配有很强之火力。在战斗中,自李家钰司令官到部下248人壮烈殉国,其殉国军官有参谋处少将处长萧孝泽、少将高参陈绍堂、总部副官处少将处长周鼎铭、总部参谋处上校作战科长陈兆鹏、上尉侍从副官龚子仪、警卫连连长唐克俊……”

蔡继刚缓缓地将手伸进贴身衣袋,李家钰那封绝笔家书还在,上面似乎还保留着他的体温。蔡继刚感到心中稍有一丝安慰,他想起在许昌阵亡的吕公良,他的遗体还不知所终。比起吕公良,李家钰还算幸运,至少他死后还能得到战友们的照顾,还能保持一个将军的尊严。

自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倒在战场上的将官已经接近200人,其中职务最高的是四年前在随枣会战中阵亡的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一般来说,如此高级别的将领阵亡几率不会太高,蔡继刚本以为这种牺牲不会再有了,不料今天又是一位集团军司令官倒在战场上。

104师的苟营长啜泣着跪在李家钰遗体前,为他的军服清除干涸的泥浆和血迹,一串串泪水洒落在李家钰的军服上。

蔡继刚站起身来下达命令:“104师苟戴华少校听令!”

苟营长立刻停止啜泣,立正站好。

“命令你部将李总司令遗体送至47军军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要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遗体,以确保遗体送至李总司令家乡四川蒲江县安葬。第36集团军其余阵亡官兵之遗体就地掩葬,并做好记号,以便战后查找。敌69师团其他部队应该就在附近活动,你部善后工作完毕后应尽快出发,此地不可久留!”

“是!长官。”苟营长敬礼。

蔡继刚随后转身吩咐沈光亚:“传我命令,警卫班列队出发!”

满堂在列队时仔细看着蔡继刚的脸,他发现蔡继刚的脸上有两条干涸了的泪痕……

5月23日,洛阳城还在猛烈的炮火中颤抖着,中日两军惨烈的攻防战趋于白热化。洛阳保卫战已经进行了12天,洛阳市区还掌握在中国守军手中。

清晨,城郊白马寺的僧人给15军军长武庭麟送来内山英太郎的劝降书,武庭麟还没来得及看,日军阵地上的扩音器就响了,把劝降书的内容全文向全城守军播放。看来内山英太郎不大相信武庭麟,生怕他把劝降书当了手纸而不向守军透露。

日军喇叭的功率很大,播音员的声音在整个城市上空回响:“……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及其将士坚守洛阳十日有余,尽到了守土之责,而今洛阳外围百里内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防止洛阳古迹毁于战火,切望守军停止作无益之抵抗……”

这个播音员不知何许人也,国语说得极好,不仅抑扬顿挫还颇有感**彩,似乎对守城将士不珍惜生命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在前沿阵地上的国军弟兄们认为,这小子肯定是个中国人,日本人学汉语不可能发音如此准确,得好好查查这小子,查出来非扒了他家祖坟不可。汉奸当到这个份上,还真要有点勇气。

武庭麟军长当即将劝降书撕得粉碎,命令僧人回复内山英太郎,中国守军决心与洛阳共存亡!

5月24日拂晓,内山英太郎下令分六路对洛阳城发动最后的总攻。

日军首先集中120门重炮在环城阵地上向市区进行覆盖式射击,四个小时之内发she八千余发大口径炮弹。与此同时,日本陆军航空队数百架次的轰炸机也不停地呼啸着俯冲轰炸,向市区投掷了上千枚重磅**。第一轮火力急袭后,市区内暴露的工事及民房均被摧毁,尔后日军在二百多辆坦克的引导下,集中三万多步兵向西南城角、西门、西北城角、东北城角、东门、东南城角六个方向同时展开攻击。

日军第3坦克师团的工兵部队用连续爆破方式,将城市外壕的陡壁炸成斜坡并炸塌了城墙。第13坦克联队的十余辆坦克自东北城角率先突入洛阳城内,大批日军步兵潮水般涌入街内,西北城角随后也被突破,城防守军伤亡惨重。

两路日军在体育场会合,沿中山南街和北街向十字街口攻击前进。

下午5时,突入洛阳的日军已达万人,大批日军步兵仍在源源不断地冲进街区。傍晚,日军坦克占领市中心的十字街口,守军各级指挥系统被完全切断,但守军官兵的战斗意志没有崩溃。他们各自为战,利用民房、仓库、街巷、院墙逐屋争夺,节节抵抗,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天黑后,全城进入白热化的混战状态,剧烈的爆炸声、腾空而起的烈焰笼罩着全城。

深夜,攻入市区的日军步兵已达数万人,守军伤亡过半。日军攻城部队逼近城东南角的15军指挥部,军部警卫营和日军第8混成旅团展开肉搏。双方的士兵滚成一团,战况极为惨烈。在最后的时刻,15军军长武庭麟召集三个师长商议,紧急决定突围。

凌晨1点,国军64师自南门、65师自北门、94师在东门同时向城外冲杀。日军不得不分兵阻击,国军三个师的残部反复冲杀了五次,伤亡惨重,终于在凌晨突出城外。

军长武庭麟在城外仅收容到官佐士兵共两千余人。

从5月11日日军攻城到25日洛阳失守,国军第15军及国军第94师一万五千余将士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的优势兵力浴血厮杀了14个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孤立无援而告失败。古城洛阳的古建筑和民房被毁过半,洛阳平民在日军的轰炸中死亡近万人。

是役,国军第15军及第94师在洛阳保卫战中伤亡、被俘人员为一万三千余人。第94师是川军李家钰的老底子,李家钰在殉国前就已预感到,洛阳之战结束后,第94师将不复存在,杂牌部队的结局理应如此。

武庭麟的第15军更是杂牌中的杂牌。这支部队的前身形象并不光彩,在北伐战争前,该军前身是由河南豫西一带被招安后的刀客[1]

组成,首脑人物是当过陕西督军兼省长的刘镇华,人称“镇嵩军”。连恶名昭著的掘墓大盗孙殿英早期都是出自于镇嵩军。1926年,镇嵩军干了一件比较露脸的事,使全国民众都知道了它的大名。当年4月,刘镇华率10万镇嵩军围困西安,这才有李虎臣、杨虎城“二虎守长安”的故事。西安被围了八个月,城内饿冻致死的有四五万人,最终由冯玉祥援军解围,击溃了镇嵩军。刘镇华被击败后干脆投靠了冯玉祥。没过几年,镇嵩军在中原大战中又翻云覆雨投靠了蒋介石,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番号为第11路军。1930年5月,第11路军才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

提起当年的镇嵩军,豫陕民众无不咬牙切齿。这支土匪武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他们勒民种烟、横征暴敛、摧残教育、滥发纸币,使豫陕人民苦不堪言。镇嵩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不大光彩的一页。

可就是这样一支口碑极差的部队,竟然在1944年的洛阳保卫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支英雄的部队。在战斗中,第15军和川军第94师全体将士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低劣的武器装备与数万日军精锐血战14昼夜,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重创敌人,他们所建立的功勋足以洗刷历史上的恶名,跨入英雄部队的行列。

蔡继刚带着他的警卫班随同暂编15军军部行进在豫西崤山的群峰中。

山区的小路很狭窄,只能容纳一人行走,部队以单列行军队伍前进,光是军部及直属队的人员就能拉出五六公里长的队伍。前面高树勋的新8军刚刚过去,小路边还存留着部队埋锅造饭的痕迹。暂编15军的总部人员行至一个名叫“菜园”的地方,前面有一座山峰挡路,刘昌义命令总部人员向山南的谷地拐进,这时只听见山上人声鼎沸,大约有二百名老百姓蜂拥而至,拦住了山口。

军部警卫连的张连长走在最前边,他一见这阵势便知不好,连忙掏出shǒu • qiāng喝道:“你们要干什么?”

为首的一个戴着破草帽的中年庄稼汉,拎着柴刀大喊:“当兵的,把手里家伙放下再走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