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赵疏桐十分欣赏老父亲这种乐观的性格。
在自己条件还不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从赵疏桐拿出来的东西中能获多少利,而是对和他同样阶层的小老百姓有什么好处,这样的性子其实挺难得的。
老父亲想做什么,赵疏桐也就由着他去做了。
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无论是庄子还是村子,赵疏桐都安排了盯着老父亲饮食的人,也不怕他再亏待自己。
*
今年恩科的时间比较早,去年腊月的时候,就有许多赶考的举人到了京城。
这几天陆陆续续地又来了不少人。
文会酒会办得十分热闹。
赵疏桐诗歌水平差强人意,腊月去过几次文会结识了两三个还算谈得来的人后,就失去了兴趣,在家中继续温习功课。
裴栖这边陷入了算账的苦海中。
比如在核算该给裴吟兰分红多少钱的时候,发现裴吟兰一共做了十三件样品,一张仙翁祝寿的毛毯花样被采用。每样样品制作的货物卖出去的价格不同,卖出一件给的分成也有差别,再加上卖出去的数量每个都不一样,裴栖加加减减一个上午,都没有算对。
伤心的裴栖差点要哭了。
还是曾嬷嬷看不过眼,一件一件带着他核算,才把最后结果给算出来的。
这就是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啊。
裴栖高兴的跳起来搂抱住曾嬷嬷,“嬷嬷,你真是我的救星。”
“主夫,小心肚子里的孩子。”曾嬷嬷提醒喜形于色忘了孩子的裴栖。
裴栖乖乖认错,坐下来继续算账。
自从裴栖改口喊赵疏桐夫君后,裴栖带来的下人还是按照侍郎府的称呼喊裴栖少爷,叫赵疏桐姑爷,曾嬷嬷就建议裴栖让下人们往后喊赵疏桐老爷、喊裴栖主夫,喊赵老汉为老太爷。
裴栖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块儿,现在曾嬷嬷指出了,就多发了一个月的月钱让下人们改口了。
曾嬷嬷还替他敲打了不少的下人。
赵疏桐和裴栖最近白天没时间在一块儿腻味,能好好说会儿话的时间也就晚上了。
夜间灯已经熄了。
裴栖趴在赵疏桐怀里,“夫君?”
“怎么了。”
“你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