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太后本来的好心情不出意外已经所剩无几了,倒是余怒迟迟未曾消散,到了邓氏来请安的时候,还能从脸上看出一二来。
邓妃是个心细的女人,立即察言观色看出了什么,她跟太后一向亲厚,也不需要避讳什么,直接开玩笑道:“娘,您这眼看就要再做一回祖母了,怎么反倒沉着脸呢?难道是贵妃娘娘惹您不高兴了?”
太后摇头:“贵妃哪里会惹人生气。”
邓妃笑着,声音细弱但是悦耳:“我说呢,贵妃长得漂亮,做事周全性子也好,把我们这些人都比到墙角去了,您怕是看一眼都觉得舒心,哪里会生她的气呢。”
太后想笑,但是心里的隐忧又让她实在笑不出来:“还不是桢儿,总是让我有操不完的心。”
说着将恪敬公主死活要挺着大肚子进宫的事情说了:”也不知道是哪些小人,生怕热闹不够大,闲得没事跟桢儿说些有的没的,这几个月都好好的,偏要到了最后关头就生事。”
邓妃眨了眨眼,她的睫毛十分稀疏,颜色也浅淡,显得不太健康:“桢儿这爆脾气也不知道像了谁,但是好歹是为了她娘考虑,也是一片赤子之心,这世上像她这么有孝心的孩子也是难得,我倒是对皇后……颇为羡慕呢。”
太后犯愁:“孝顺是好事不假,但是……好歹皇后也得值得她孝顺啊。”
“这又是怎么说的,”邓氏想了想,像是明白了:“您还在介意当年那事儿?唉,到底妯娌一场,不是我为她说话,只是当初她要做的未必就有那么狠了,德妃自己推波助澜添油加醋也少不了。
太后张了张嘴,又咽了下去,重新道:“她要自己不起坏心,谁也陷害不了,自己这枚鸡蛋缝子裂的有拇指大,难道能怪人家苍蝇去叮……罢了,不提她了,左右我是不许桢儿进宫来凑这个热闹的。”
邓妃咳嗽了几声,拿着帕子掩了掩嘴,也点了点头,眼中透着温婉柔和:“您说的是,平安把孩子生下来,以后怎么都好说……”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京里的年味儿其实已经很浓了,太极宫中也张灯结彩,到处都是灯笼窗花,宫人太监不拘身份高低也换上了新衣服,人人看着都喜庆了起来。
反倒是甘露殿这几日都在为了邵循的身孕忙碌,招呼着改摆设的位子,添些早生贵子、百子千孙的布置,再按照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规矩一一装点好,也是想取个好彩头,过年的事倒是往后推了些。
皇帝前几日就已经封笔,不再上朝,只是偶有重要的政事才传召大臣商议而已,因此比平常闲了不少,也有时间在甘露殿多待一会儿。
邵循有了身孕,终于可以放心大胆的睡个好觉,不担心被皇帝叫起来了,前一段时间便一天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床上睡着的,直睡到头昏脑胀才会清醒一会儿,让皇帝看的心惊胆战,每次太医来了都会问一遍。
结果就在腊月末尾,一天夜里邵循突然睁开眼,怎么也睡不着了。
将她牢牢圈在怀里的皇帝敏锐的醒了过来:“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邵循睁着眼迷茫道:“不知道,突然不困了。”
平常看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是一旦发生在孕妇身上,总是让人更郑重些,又过了半个时辰,邵循竟然还是没有睡意,皇帝便当机立断,起身披上衣裳,传人来掌了灯,连夜召了当值的太医。
结果太医诊了许久的脉,问来问去也没问出个结果,最后不得道:“这……也许就是贵妃娘娘睡足了,没什么大事。”
为着自己的一点小事,把一殿的人,上到皇帝,下到宫人都半夜三更的吵起来,邵循很是不好意思,但是皇帝却放了心。
送走了太医,两人重新躺在床上后,邵循道:“以后一点点小事,就不要兴师动众了,您看闹得人仰马翻的,其实就是睡的多点少点而已。”
皇帝闭着眼把她按在自己怀里:“他们的职责就是伺候你,再说关系到你的身体,再谨慎也不为过,以后身上的任何一点异动都不要瞒着,太医就是专门做这个的,不比你自己琢磨强?”
“还有,后天除夕宴,朕给你挑些人,多带几个宫人进殿,走到哪里身边都不能离人,听到了没有?”
他的语气比较强硬,不容反驳,邵循只得应了,却忍不住嘟囔道:“那天那么多人在,大庭广众之下还能出什么事么?”
皇帝道:“宫中越大的场合,人越多就越容易出事,就有那等人喜欢浑水摸鱼,一切按照礼仪走的大朝宴也就罢了,怕的就是这种人多却比较随意的私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