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建体立制
这样一来,粮草问题就能解决大半。
而刘备等人虽然不太明白这中间的道道,也能看出来的,这几个月下来,山中粮草逐渐丰足。
日日都有大车押运粮草入山。
而士兵的体质也在日益加强。
民众脸上笑容增多。
闻人升这个典农校尉的威望也是日益增高。
如果这里不是刘备的发小和往日的结义弟兄,他们肯定不能这样说话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上酒的侍从听到了只言片语。
这侍从可不知道刘备关羽简雍等人的为人,那是绝对不会做出背叛恩主,私自告密之事的。
他只觉得这些人在说什么校尉谋反之类。
如果他是唐周那样的小人,恐怕就会自己去告密了。
但他是从战场之上下来的俘虏,被闻人升安抚为山民。
一开始还艰苦,现在这些天日子越来越好。
也有了奔头,也有人张罗给他娶妻。
他怎么能看着恩人被人告发?
于是他借着拿酒的空,偷偷跑出去,找到自己所在的屯寨,然后找到
往日对他极好的抚兵曹,将这事说了。
抚兵曹一听,这还了得,竟然有人看出自家主公想要谋反……
等等,事情也不大。
不就是自建军制吗?
不就是相当于郡守多招收了几个私人从事吗?
竟然诬陷明公谋反,这还得了?
于是抚兵曹立刻通过秘密渠道,投递过去信件。
将事情简单描写一下。
闻人升当天晚上就看到了。
他笑了笑。
不过还是将这事交给自己的参谋团去处理。
也就是他身边那些学生们。
“明公,这事看似是小,实际上却反应出,下层民心安定,中上层心思浮动,因为大家不知明公将要做何大事啊。”学生甲说道。
“是啊,宫兄说的是,明公不得不察。”学生乙跟着道。
其实他们难道不知道闻人升想要聚众谋反?
但他们又觉得汉室也快完蛋了,是该有新主人了。
这可不是一人这样想,而是很多人,上到世家大族,下到黎民百姓,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都这样认为的。
要不然为啥袁家要开始二袁的布局,一北一南。
为啥后来曹操称王,反对者也不是太多。
为啥袁术敢公然称帝?
造反的更加是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