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两亿两亿六千万
这地方的冬天,你直接室外尿尿的话,这尿还没有落地就能直接化成冰花!
极端的严寒,漫长的距离,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帝国向北扩展。
而这些问题,短时间内也没什么办法解决,而帝国也没这个需求去解决,至少几十年内没这个需求。
帝国对北方地区,尤其是黑龙江以北地区的核心策略就是先把俄罗斯人赶跑,把这些地盘先划拉到自己的碗里,至于什么时候真的吃下去……以后再说。
所以,帝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花费大量的人力物资,非要跑到天寒地冻的北极地区去搞什么开发。
就现在这样,搞个堡垒据点驻扎一些兵力,然后弄点皮毛什么的就挺好的。
罗志学想要开发的并不是黑龙江以北地区,而是黑龙江以南地区。
准确的来说是东北地区的三大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帝国之前十几年来主要开发的就是辽河平原以及部分松嫩平原。
现在,罗志学想要加大力度,进一步开发东北地区的这三大平原,让东北地区彻底从传统意义上的哭喊之地,转变为鱼米之乡。
这并不是不可能办到的,之前十几年来,大楚帝国对辽河平原的开发效果就非常好,辽河平原的开发,让大楚帝国在当地多出来了数百万人口,并且让东北地区彻底摆脱了需要从关内输入粮食的尴尬局面。
当地生产的粮食,完全能够自给自足之余,反过来向关内输出粮食。
而罗志学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辽河平原,然后投入人力物力重点开发松嫩平原,再试探性开发三江平原。
这种大规模的开发,自然也少不了帝国的政策以及资金上的扶持。
政策没什么好说的,大楚帝国在过去的十几年来,各种移民政策已经相当完善了,关内很多地方每当遇上自然灾害的时候,都会组织官方前往招收官方移民。
倒是资金上麻烦一些,别看大楚帝国的中央财政收入连年增加,如今更是已经达到了两亿六千万楚元的中央财政收入,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啊。
每年光是军费就好几千万,然后还有行政开支也得好几千万,每年往各种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防洪灌既等水利设施、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投入也是非常的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