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材料是个大坑
保乡军之前也有独轮车用于物资运输,罗志学做的就是进一步改进,让其运物的时候更加省力,再进行大规模推广使用。
双轮马车也同样如此,进行了一定的细节上的改进。
不过上述两种既有的工具的改动其实不算大,顶多就是小打小闹而已,真正让罗志学花费了一些精力亲自参与设计的还是四轮马车。
因为后续南下的时候,地形平坦,道路情况会更好,如此也就有了四轮马车的用武之地。
四轮马车这个东西在华夏也不是什么新鲜货色,只不过传统华夏的四轮马车缺乏转向机构,所以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除了极少数道路情况非常好的城池地区外,其他地方则是用的非常少。
罗志学自然是不会用这种没有转向机构的四轮马车的。
所以他给四轮马车弄了个转向机构,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差速器之类的,只是把四个车轮分成前后两个dú • lì的车架而已,典型的古代西式转向机构。
这东西也不是罗志学第一次搞出来,实际上一开始搞这个转向机构的时候,还是为了火炮的机动问题。
六百斤火炮的炮架是大双轮的,而行军机动的时候,还得再搭上一架双轮车架。
这样一来,其实六百斤火炮的日常行军状态,就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四轮马车结构。
保乡军想要弄四轮马车的时候,也就不用多费劲,直接效仿火炮的转向机构,再弄个车架出来就完事了。
为了提高载重量,更加省力,还在关键机构里采用了钢结构,比如车轴,转向轴等都是采用了精钢打造的零部件,用以抗磨损,减小摩擦力。
只不过罗志学看着这些四轮马车,却还是不太满意。
这些四轮马车还是太笨重了,车体依旧大量使用了笨重的木材、普通的铁料,而且也没有轴承。
其实罗志学早就让机械厂那边尝试着搞轴承了。
原理和设计图罗志学都亲自给他们弄好了,就等着工匠们造出来,一开始罗志学觉得这玩意不就是一些小钢珠,再加上几个铁圈嘛,搞出来应该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