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大明宫
“爱卿,觉得朕刚刚这几句,好在哪里?又妙在何处?”李承乾回头,笑着问道。
刘仁愿嘴角抽抽,他一个大老粗的武夫,哪里懂得这些诗词歌赋的,他只是觉得好听,顺带拍一下皇帝的马屁,他那里知道好在什么地方。
“陛下!臣不过是个武将,对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类的十窍通了九窍,唯有一窍不通,臣只是觉得好听,至于好在哪里,微臣实在不知,不如陛下问一问上官仪,他们这帮文化人肯定懂。”刘仁愿说道。
“那上官爱卿可知道这几句到底好在哪里?又妙在何处?”李承乾问道。
“那微臣便斗胆猜测一二。”上官仪行礼道,皇帝让他说,他不敢不说。
“你但说无妨!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见解。”李承乾道。
“那微臣便献丑了!这第一句近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是说走近含元殿并仰望它,便能够看到两边各有一条向上蜿蜒升腾的龙尾道,和好似凤鸟张开羽翼的栖凤阁。”
“陛下是在以此来比喻含元殿的两边建筑体势高张,好像昂首的飞龙和展翅的凤鸟。其精妙在于……”上官仪吧嗒吧嗒的说了一大堆的话。
讲解其中的含义,以及这几句话里的精妙之处外,还不忘顺便给李承乾送上一计马屁。
这让李承乾十分受用,笑的合不拢嘴就是最好的证明。
要是有镜头的话,拉近来一看,你便会发现,堂堂的一代帝王,居然都快被臣子马屁拍的笑抽了。
“好!上官爱卿解释到位,一语中的,说出朕刚刚吟的几句之中的精髓,甚好!甚好!不愧是我大唐的才子。”回过神来的李承乾赞赏道。
“主要是陛下的这几句,实在太过精美,让人听后如同绕梁三日,当真令人回味无穷,臣建议陛下何不就此为含元殿做一首赋。”上官仪打蛇随棍上,趁机建议李承乾写一首赋。
“这个算了,朕也不过是有感而发,随口说了几句罢了!”李承乾搓着手道。
他那里有那个本事,这几句还是从别人的含元殿赋里抄袭而来,要是把整篇都抄袭了,那未免也太不要脸了,他可是皇帝,怎么能够干出这种事情来。
被李承乾拒绝,上官仪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他只是个臣子,不好左右皇帝,再说了也左右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