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群思独行(上)
钱谦益说:“如果是以前确实应该有此担心,以前百姓已经非常困苦艰难,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不在少数,稍微有一些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民变,安抚尚且來不及怎么能够随意折腾他们呢?但是现在不一样,皇上经过几年的努力让大户退田不得再兼并土地,百姓无论是自买还是租做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就成了百姓生活的凭借也是一种牵挂,人有了放不下的东西要做什么事时都会考虑再三的。”
天启点头说:“这话说得对,就像一个衣不蔽体吃了上顿沒下顿的穷汉,惹急眼了动不动就会跟人拼命,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也不怕再失去什么。假如一个人有了几分薄产,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让他随时去跟人拼命他就会掂量一番看值得不值得。但是话虽然如此说,你怎么就敢肯定在地方上折腾不会触及百姓的底线呢?”
钱谦益说:“皇上这是在考臣了,这次在京郊各县的试验中臣在政务院也随时听闻其经过,无论怎么动大铁公司都对该县的粮食和税银监管得很紧,只要钱粮不出问題百姓的吃穿服役等利益就不会受到损害,自然也不会触及底线使其挺而走险。”
天启问:“你怎么看大铁公司的作用?”
钱谦益说:“其实大铁公司在地方上运作事务时很多也用的是当地官府,最多就是加派了一些锦衣卫來监督,让所有人循规蹈矩不敢乱來。臣原來也奇怪为什么同样的人名义不同做的事就不一个效果,后來才发现以当地官府的名义做事时要灵活些,以大铁公司的名义做事时要刻板一些。不是说灵活不如刻板好,而是因为刻板的人和制度更能让百姓感受到公平,从而得到百姓的信任。”
天启略感兴趣地问道:“这事朕倒沒有多听闻,你见到什么具体的事有此言论?”
钱谦益说:“比如说卖种子和收粮食,官府做事一般都委托商人卖种子,也派衙役去各地收粮食,但是商人卖的种子很多以次充好百姓有苦难言。征收粮食的时候大斗进小斗出,就算一样的量斗平斗尖斗的花样也是盘剥百姓的常用手段。大铁公司就不一样,卖种子的时候就说明了跟收成相联系,收获粮食的时候都不是自己人收自己人的,打下粮食先留够口粮然后才说租税,然后剩下的部分才几家按比例分,进出的斗也都用平斗大家都觉得公平。”
天启问:“自己人不收自己的庄稼,难道那些锦衣卫还会帮百姓收割粮食?”
钱谦益说:“那哪能呢,都是各家出钱然后官府征招人來一起收割,这样做能保证短时间内收割完粮食不误农时,自己出钱自己挣也避免换工时不好算帐。就算有人不愿意辛苦也可以花钱,最多就是他出的那份钱他挣不回來而已,其实不仅仅是在收割粮食上,在兴修水利上也是各自出钱统一派工完成的,跟以前那种服役白干的情况不一样。”
天启问:“收割粮食和兴修水利是怎么出钱的?还是以往那种按家里人丁派工的方式吗?”
钱谦益说:“大铁公司沒有按人而是按田算,就算一个人家里家里有十口人只要他沒有田就不用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