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唐公的两面
没有经过训练,每个人喊出一样的字词,整齐划一,士气高昂,声音响彻天际。
李渊下了城楼,骑上战马,大喊道:“这才是我大隋的好男儿!出发!”
一马当先飞奔出城,晋阳四少、刘武周、丘行恭等人和两千骑兵紧随其后。
李靖看着两千铁骑扬起的烟尘渐渐逝去,眼神一直收不回来。
“李将军,你在想什么?”
王仁恭的问题把李靖的思绪拉回来。
李靖淡然一笑,道:“王公,你觉得唐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唐公?”王仁恭很奇怪李靖怎么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回道:“将门世家出身,豪放旷达,有勇有谋有担当,是一个帅才。我要是年轻二十岁,或许能有他这种豪放,但是领导能力与他相差甚远。现在我老了,变得保守,更无法与他相提并论。”
李靖点头道:“王公说的不错,唐公豪放有担当,与我在晋阳时所见的唐公判若两人,因此才觉得奇怪。”
“是吗?唐公在晋阳是什么样子?”王仁恭好奇心起来了。
“他在晋阳是夜夜笙歌,耽于酒色,与晋阳宫宫监裴寂关系最好,时常一起通宵达旦下棋、玩乐。虽说他的部队在晋阳纪律严明,但他给人的感觉是贪图享乐,追求安逸的人。所以他在马邑表现出来的行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是这样吗?”王仁恭沉思了一阵,道:“我能理解唐公为何如此。因为谶言的存在,圣上对李姓颇为猜忌,所以唐公表现出贪图享乐的样子,来缓解圣上对他的猜忌。唉,这只是官场的生存之道,不足为奇。”
他拍了拍李靖的肩膀,下城楼去了,留下李靖望着远去的铁骑沉思。
马邑位于大同盆地南端,盆地内是桑乾河域冲积平原。其所在位置三面环山,西北部是洪涛山山脉,主峰大贝山;西南是管涔山山脉,主峰黑驼山;东南为恒山山脉,呈东北——西南向走势,主峰馒头山。
出了马邑,到了塞外,李渊带领两千骑兵,饮食行止都与突厥骑兵一样,没有分毫差别。他们沿着桑乾河,放开缰绳,任由战马随意驰行,或饮水,或吃草,全凭战马的性子。
当然李渊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其实早已安排了十几名斥候,外出侦察,随时掌握突厥骑兵动向。
见到飞鸟走兽,李渊则会组织大家进行围猎。两千铁骑跑到塞外来,不像是跟突厥干仗,倒向是为了打猎而来,丝毫不把突厥骑兵放在眼里。
天干物燥,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这条起源于管涔山的桑乾河,岁月静好地流向大同,滋养着大同盆地生灵。
深秋时节,不远处的洪涛山染上了秋色,层林浸染,这是塞外最好的风景。等到入冬,树枯叶黄,就欣赏不到这样的美景了。
铁纲靖牵着乌骓马,来到桑乾河边,让乌骓马喝足了水,给它梳理一下毛发。乌骓马本就来自塞外,此次来到这里显得轻车熟路,如鱼得水。
接近中午,日头有些烈,天气热了起来。
铁纲靖解开披风,挂在乌骓马上,骂道:“都这个季节,塞外气温怎么跟南方一样燥热?”他跪在河边,趴着洗了一把脸。
“气温高,天气反常,说明寒潮就要来了,这是突厥入寇边关的信号。”一旁的长孙无忌对铁纲靖的疑惑做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