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名誉之争
再如以往那般摇摆不定、左右逢源是万万不可能了,必须下定决心做下决断,不可三心二意。
所以他选择李承乾。
李承乾起身将杜荷搀扶起来,大笑着拍着他的肩膀,意气风发道“吾等兄弟情若手足,就应当披荆斩棘共谋大业,异日也学着父皇那般设一个凌烟阁,将一众功臣布列其中,承受万世敬仰!”
两人携手入座,杜荷给李承乾斟酒,然后问道“陛下绸缪凌烟阁已久,之前凌烟阁内便供奉了十八学士的画像,如今更要将贞观勋臣列入其中,只是听闻这人选问题始终争议颇多,故而迟迟未能确定,难道还要等着这次东征高句丽之后再行确定?”
李承乾饮了口酒,心头畅快,况且这等问题也算不得什么机密之事,便说道“之所以有争议,皆在房俊。英国公、宋国公等人认为房俊西域对战突厥狼骑、兵出白道覆灭薛延陀,而且筹建皇家水师,征服安南、威慑倭国、降服新罗,扬吾大唐天威于番邦异域,纵横七海所向无敌,足以够资格位列其中。但是赵国公等人却认定凌烟阁中供奉之功勋,只能是当初开国之功臣,以及扶保父皇登基的朝廷柱石,若是任谁在此后都立下几分功劳,难不成都要增添其中?那样便失去了崇高的地位。”
杜荷啧啧嘴,闷了一口酒。
从这番话语当中,就已经看出房俊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影响力,因为即便是反对派的长孙无忌,也只能拿房俊非是开国之臣来搪塞阻挠,而不是认定房俊的功绩不够。
想想当年一起不学无术,一起打架斗殴,大家都被成为纨绔,甚至房俊更背了一个“长安一害”的名头,名声之恶劣罄竹难书,结果一转眼的功夫,人家已经是足以与开国勋臣相提并论的朝中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