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乾改制
观察使掌民政,招讨使掌军政,监察使掌监察。三使皆为正三品。
州设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每州员额一人,品秩按照州的等级由从三品到正四品下不等——州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赋税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五万户以上为上州,三万户以上为中州,一万户以上为下州。
上州刺史从三品,中州刺史正四品上,下州刺史正四品下。
刺史下设官员包括:长史为州刺史的佐官,司马掌城防厢军、录事参军掌考核文书簿籍、监守符印,纠弹州县官员过失。
再往下则设诸司,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参军事等,员额增减不一。中、下州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
当苏策追上蜀王的车队时,关于各道三使及道府官员经过吏部选官,圣人授印奔赴各道。
有人升官,便有人被贬,身有劣迹的官员,贬谪任用。不过即使如此,也只是将留京闲置的官员派出去了三成。
剩余七成官员的出路,圣人赵钰民暂时没有动他们。
圣人提出改制时,文官一时间有些风声鹤唳,不过等到月底正式实行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一下子就小了起来。
四大边军已经整备的差不多了,不过对于大乾边军和禁军的改制也被圣人赵钰民提上来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