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痛不欲生
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身材绝佳的少女,她穿着光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人人爱慕的大家闺秀,但那少女却过早夭折,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世事难常的感叹,人世间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
很快,林轩就看到了那堵高墙。要想回去,必须突破那不知有多厚的墙体。
“这堵墙是无法凭着人类的力量突破的,我该怎样回去?”林轩不禁踌躇。
他当然不想永远被困墙内(抑或是墙外),这墙的内外两面代表的是一座人类围城。人类是群居动物,必须与自己的同类在一起,方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我回去——”他在墙上拍打着,但却无济于事。
黑暗越来越浓重,天地一片墨色,把他包裹起来。
“唵嘛呢叭咪吽。”林轩脱口而出,诵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咒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中,代表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
第一句咒语出口,林轩躁动不安的心突然安定下来。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又何必急于求成?怎样来,怎样回,不是吗?我离开那飞机的时候,已经抱定了必死之决心,坦坦荡荡,一无所惧。现在呢,是否还是怀着一样的本心?”林轩扪心自问,在黑暗中凝聚心神,反问、反观、反思。
他记起了身在藏地的三年,见过无数赶去寺庙朝圣的藏民百姓,把在路上迁徙奔走的过程当做一项**的事业来做,几十天、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都在赶路,精神无比集中,始终秉持着“朝圣”的信念。
在外地游客们看来,那些藏民所做的是一件很傻的事,放弃了一切生活,只为朝圣而来。朝圣的使命达成后,再用同样的时间和力气返回家乡,承受双倍的风餐露宿之苦。
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也是汉民、藏民之间根本的区别。简单来说,那也代表了信仰的不同。
有崇高的信仰,就有不怕千难万险的决心,然后付诸行动。反之,无信仰,或者单纯以名利作为人生追求,就会时时刻刻企图走捷径,投机钻空子。
从这一点看,藏民的精神境界要高于其它民族,藏文化中的图腾与信仰也高于其它民族,这也就是雪域高原能够保持其原始纯洁性的根本原因。
“唵嘛呢叭咪吽。”林轩念了第二句,索性闭上眼睛,不管身外是什么世界。
极物寺里的高僧曾经亲口告诉林轩:“信,咒语才灵验,诸佛的力量才能够加持己身,实现心中所想的事。不信,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六字大明咒也不过是六个梵文发音而已,不会产生任何效用。”
此刻,林轩用心去“诵读”那句咒语,心中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