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都有哪些难题
“老院士。秦某是生意人。只赔不赚的买卖又岂能去做。”秦百川扯掉因说太多话嘴唇上的一块白皮。心里也是颇有些无奈。报纸这种新生形式他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受到百姓的追捧。可最终还是忽略了现实问題。这时代大多数百姓都不识字。这样一來。每天发行几十万的构想目前不太可能实现。
“看來你有解决的办法。”方子长满心期待的问道。
“秦某之前说的的确有些考虑不周。老百姓不识字这是制约报纸影响力的客观因素。可只须我们稍微调整一下报纸的针对人群。以及发行途径。提升报纸的附加价值。也不是沒有办法解决。”秦百川抬头说道:“之前我异想天开。想办综合报纸。现在倒是不妨将一些特别的板块提炼出來。比如说。秦某在经商上有些点子已被江陵商贾吸收、模仿、采用。那我不妨每月推出商报。就是所谓的月刊。刊登的都是秦某的一些经典案例、营销手法。如果我们一份报纸的成本是十个铜板。秦某将价格定在一两银子如何。”
“成本十个铜板。定价一两银子。”方子长和朱天翼全都哆嗦了一下。我去。要不要这么黑。
“或许切实可行。”薛诗涵想了想。道:“这样一來。秦大哥贩卖的便不是报纸。而是生财之道……试想。花费一两银子说不定便能赚來十两。二十两。而且每月才一期。便是物以稀为贵。相信必定被商贾接受……毕竟。秦大哥的本事在那摆着。”
“好像有些道理……”经薛诗涵这么一说。方子长也有点茅塞顿开:“那是不是说。薛夫子也可以每七天开设一个诗词、韵律专刊。那些仰慕咱们清风书院第一才女之名的才子。只怕要视若珍宝了。若是在报纸上能增加一些薛夫子的画像。只怕最终的定价也不会低于一两。”
老院士这话说得可是有些为老不尊了。薛诗涵顿时闹了一个大红脸。可却找不到借口反驳。因为这也的确是一条赚钱的法子。其形式跟前几个月洛鸢“菊花已开。静候君來”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