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水力大纺车
两日后,大纺车改造完成。黎清让李敖在上面搭建了一个遮雨篷大纺车在两人的研究下,由二十四个锭,增加到三十二个,其纺纱的速度是普通一锭纺车的三十二倍。只是因为水利驱动的限制,这东西只能在水边建造,由此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但是也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十里塘村是以蚕丝为主,蚕丝是一种长的纤维,完全适用于这样的大纺车。
至于像棉花这样的短纤维只能用三锭式脚踏纺车。
那日村民们见识到了这样的大纺车之后,决定加大今年的蚕虫养殖,以往总是要受到生产工具的限制,今后纺纱的效率大大提升了,不愁蚕丝不成布了。
但是市场往往物以稀为贵,黎清心里清楚的很,往后这布料必定不会再高价了。不过像绸缎这种有钱有身份的人享用的布料,市场并不会缩小。
是时候去研究一下织布机了。黎清家的织布机只能织素布,不代表别家没有能够提花的。黎清身上的衣裳上面的茉莉花是姜氏一针一线绣上去的。
她家只能生产素布,然后拿到码头的作坊里去染色,裁剪成衣。
纺纱机因为其外形和工作原理相对简单,黎清还能够画出草图来,对于提花织布机黎清是头绪杂乱的。每日上午,黎清检查了云及和管尚轩的课业之后,便背着笔墨往柳二爷家奔。
“现在外面的提花机在花色上已经过于老成了,若是能够造出提花繁复,并且变化多端的,价值将是无限的。”
黎清认真的分析着面前的织布机的每一个部件,丝线贯穿的地方,一旦穿上了线,将会成为什么样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