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挑水的少年
林秀和白梨最后还是抬着满满一桶水回到林秀家了,把白梨累的,晚上睡觉还在叫着膀子疼,“该!”白杏不满,“在家都不要你去挑水,竟然跑到别人家帮着往家抬水,今天要不是恰好让你们遇到那个张家老三,你再多抬几趟,你这膀子就别想要了。”
“村中也有好多我们这么大的女孩挑水,也没见她们怎么样啊,怎么我就抬了趟水,就这么难受呢?”白梨不解。
“村中女孩那是挑惯了,一开始谁像你们似的,一抬就满满一桶,都是先从小半桶开始慢慢往上加,叫什么循什么进的。”
“循序渐进。”
“就你明白,再说了,村里有好几口井,每家离井边距离都不远,哪像这里,唉,城里处处都好,就这用水实在不方便,咱家就爹一个壮劳力,每天只去打水就很是累人。”
“城里又不是处处都这样,等我们有钱了,买一个带水井的院子就行了。”
“你说的倒是轻松,钱哪有那么好挣,马上就冬至了,回村还要给爷奶的养老钱一年二两银子。”白杏说的咬牙切齿的,显然对这一年二两银子的养老钱很是不满。
其实白梨也不满,她的那一对爷奶有好事的时候从来不想着大房一家,需要交银子的时候不但一分不能少,有时候还会额外分派。就比如分家这件事,老白家从白梨爷爷的爷爷那辈就创下了在五河村来看不算小的家业,共置下上等良田二十亩,旱地二十四亩,这份家业一直守到白梨的爷爷白石头这辈才开始缩水,原因就是白梨的二叔是个读书人,读书最费的是什么,不是脑子,是银子,白花花的银子,先生的束修,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这么费钱,没钱交束修怎么办,卖田地呗,旱地不值钱,没卖,那上等良田一共卖出去九亩,几乎去掉一半。
费了这老大劲,要是真供出个进士举人也划算了,可是她那个二叔,考了十几年,别说举人了,连个童生试都没过,终于在前几年,二叔的第二个儿子落地之时,他宣布不考了,到镇上的郑大户家去做账房,一月二两银子的工钱。就这样,今年爷奶宣布分家时候,大房,二房,爷奶带着小姑,还有未成家的三叔共算是四房人,十一亩上等水田不够分,说什么大房是老大,应该照顾下面的弟妹,就少分一亩吧,得了两亩水田,二十四亩旱地,说留四亩给小姑做陪嫁,其余分成四份,一家五亩。爷奶带着小姑和三叔住。大房和二房一年交二两银子的养老钱。
就因为爷奶这样的行为,才让一向孝顺的爹白大富下定决心听从老婆和妻舅的话来城里谋生活,否则靠那二亩田五亩地,交了税,一家人都不一定吃的饱,更何谈一年还要交二两银子的养老钱。